4.《老人與海》中的老人與自然的搏斗是勝利還是失敗?為什么?小說塑造這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怎樣的主題?(5分)
答:
3.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女神》的突出貢獻是將“五四”的時代精神化入詩中,從而開了一代詩風。《鳳凰涅?》是其中最優秀的一首詩,詩歌借鳳凰與群鳥共同采集香木自焚更生的傳說,象征了舊中國的毀滅和新中國的誕生。
B.《家》中著力刻畫了一系列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瑞玨,這幾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但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她們的描寫,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C.為了改良社會,改變國民劣根性,魯迅作品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目的是為了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在《吶喊》中塑造了阿Q、閏土、孔乙己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歐也妮?葛朗臺》中的歐也妮先將自己的積蓄全部送給查理,后來將母親的遺產全部給了父親。她從來不把黃金放在心上。查理的歸來使充滿溫情和善良的歐也妮重新獲得了幸福。
E.王熙風是《紅樓夢》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貪婪、兇狠、狡詐,“毒設相思局”中她設計害死試圖調戲她的賈瑞;她還假意籠絡尤二姐,最后借刀殺人。但在最后心勞力絀,吐血而死,確如判詞所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2.這段文字蘊含了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請用斜線(/)給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6分)
簡 子 曰 正 月 放 生 示 有 恩 也 客 曰 民 知 君 之 欲 放 之 競 而 捕 之 死 者 眾 矣 君 如 欲 生 之 不 若 禁 民 勿 捕 捕 而 放 之 恩 過 不 相 補 矣 簡 子 曰 然。
18.聞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展,紅給了我情熱,藍教給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 …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無不從一張白紙開始,用心中七彩的筆,描繪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請以“為生命著色”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灌云高級中學高三第一學期模擬考試
語文附加題(2009-3-3)
注意事項:本試卷共40分,考試用時30分鐘。由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答案直接做在本試卷上。
邯鄲之民,以正月元旦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月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17.畢加索被譽為"20世紀美術的一位最偉大的大師”。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十大天價畫作中,畢加索的畫占了六席,而畢加索藝術如今也已成為“高品質的、多國籍的、藝術多元化的”代名詞。請依據傳記內容。說明畢加索的“偉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
16.文中說畢加索的作品“奇跡領略不完也詮釋不盡”,畢加索的作品中有這些“奇跡”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說法,與文意不相符合的一項是(3分) ( )
A.第三自然段中說“這就是藝術家和受眾的雙重悲劇”,對于藝術家來說,其悲劇在于創造了一大堆亙古未見的斑駁燦爛的作品,而受眾沒有能力鑒別。
B.面對藝術家內容龐雜的作品只有驚嘆,沒有能力鑒別,這不能不說是“受眾的悲劇”。
C.第五自然段開頭的“不僅如此”是針對畢加索處在一個人類正被物化、異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現代荒漠的時代而言的。
D.作者雖然肯定了畢加索的偉大創造,但就他一生來說,最終是消極的、屈服的,所以總體上還是持否定態度。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