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植物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A | 10.0 | 9.2 | 8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0.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0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隨著樣方面積的增加,物種數目增加,到達S0時達到最大.調查植物種群密度一般采用樣方法.
圖2中,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A與B為兩株同種植物,其差異屬遺傳多樣性,主要是由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引起,樹木A與樹木D、E、G之間的差異屬物種的差異性.
解答 解:(1)對于植物應采用樣方法進行調查種群密度或物種,應采用記名計算法的統計方法統計物種的豐富度.由圖可知S1物種數較少,在S0時達到最大,而S2和S0物種數一樣,但面積較大不利于調查,故選S0最好.
(2)植物A和B屬于同一物種,性狀不同主要是由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引起的,屬于遺傳多樣性.由圖可知樹木A和D、E、G形態結構不相同,會造成無法授粉,應屬于不同的物種,體現了物種多樣性.
(3)各種生物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同,這主要是由于 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造成的.從圖可以看出F種樹表現出鑲嵌分布.
(4)外來入侵物種一般會呈“J”型曲線增長,故應是C,其數據是一直在增加,而其余的都有所減少.入侵物種往往會對本土物種環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新環境中缺少天敵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搶占食物、空間等資源.
故答案為:
(1)樣方法(取樣調查法) 記名計算法 S0
(2)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遺傳 物種
(3)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任答2點) 鑲嵌
(4)C 因為新環境中缺少天敵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搶占食物、空間等資源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群落、種群密度調查及物種多樣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要在患者家系中進行 | |
B. |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不能通過顯微鏡觀察來診斷 | |
C. | 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 | |
D. | 檢測胎兒的表皮細胞基因可以判斷胎兒是否將患紅綠色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基因型 飼喂條件 | BB | Bb | bb |
正常飼喂 | 褐色 | 褐色 | 黃色 |
加入銀鹽飼喂 | 黃色 | 黃色 | 黃色 |
組別 | 親本(P) | 飼喂條件 | 子代表現型及數量 | |
雌性 | 雄性 | |||
Ⅰ | 甲:黃色 | 乙:黃色 | 加入銀鹽飼喂 | 全黃 |
Ⅱ | 丙:褐色 | 丁:黃色 | 正常飼喂 | 褐色78,黃色75 |
Ⅲ | 戊:黃色 | 己:褐色 | 正常飼喂 | 褐色113黃色36 |
步驟 | 思路一 | 思路二 |
① | 用果蠅甲與正常飼喂的黃色雄果蠅 雜交 | 將實驗組Ⅰ的子代進行自由交配 |
② | 子代用不含銀鹽的食物飼養 | 同思路一的步驟② |
③ | 觀察并統計子代體色表現型及比例 | 同思路一的步驟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①②③合稱為突觸小體,是神經元樹突的末端 | |
B. | 興奮傳至b時其電荷分布為內負外正 | |
C. | 神經遞質存在于②中,⑤內液體屬于組織液 | |
D. | ③內的遞質只能經④釋放再作用于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綠藻的葉綠體基因 | B. | 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 ||
C. | 藍藻細胞的基因 | D. | 位于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為抵抗力穩定性,b為恢復力穩定性 | |
B. | a為恢復力穩定性,b為抵抗力穩定性 | |
C. | 恢復力穩定性與營養結構復雜程度呈負相關關系 | |
D. | 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呈負相關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環境溫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 |
B. | 光的波長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 |
C. | 光照強度對呼吸速率的影響 | |
D. | 二氧化碳濃度對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甜菜里的蔗糖經水解可產生葡萄糖和果糖 | |
B. | 乳汁中的乳糖經水解可產生2分子的葡萄糖 | |
C. | 發芽小麥種子中的麥芽糖經水解可產生果糖 | |
D. | 枯枝落葉中的纖維素經微生物分解可產生麥芽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dTT×DDTt | B. | DdTt×ddTt | C. | DdTT×ddtt | D. | DdTt×Ddt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