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組織液、血漿等 | |
B. | 內環境pH恢復正常是由于緩沖物質的存在 | |
C. | 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足,會造成組織水腫 | |
D. | 運動后Na+、K+排出體外較多,機體的內環境就不能維持穩定狀態 |
分析 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應掌握以下幾點:
(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
(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
(5)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血漿和組織液,A正確;
B、內環境pH恢復正常是由于緩沖物質的存在,B正確;
C、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足,會造成血漿滲透壓降低,血漿中的水分進入組織液,造成組織水腫,C正確;
D、運動后Na+、K+排出體外較多,及時補充無機鹽離子,機體的內環境仍能維持相對穩定狀態,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水鹽平衡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 I中“染色體:DNA”的變化是“1:2”→“1:1”→“1:2” | |
B. | 圖B、C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中分別位于過程 II、III | |
C. | 圖B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細胞種類有AB和ab或Ab和Ab | |
D. | 圖C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AABB、aabb或AAbb、aaB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病原體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 |
B. | 該病原體的RNA主要存在于其細胞質中 | |
C. | 該病原體入侵機體后隨血液循環流經腮腺并可在其細胞中增殖 | |
D. | 該病原體可通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而使其性狀發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表示能量流動,乙圖表示碳的循環 | |
B. | 甲圖表示信息傳遞,乙圖表示能量流動 | |
C. | 甲圖表示碳的循環,乙圖表示能量流動 | |
D. | 甲圖表示信息傳遞,乙圖表示碳的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葉綠體基質中可發生二氧化碳的固定 | |
B. | 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能產生[H]和ATP | |
C. | 線粒體基質和內膜上都消耗02 | |
D. | 線粒體內的核糖體能合成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