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圖1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A是造血干細胞,B是T細胞,C是B細胞,D是效應T細胞,E是記憶T細胞F是記憶B細胞,G是漿細胞(效應B細胞);題圖2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形成過程①是抗原,②是淋巴因子,③是記憶細胞,④是漿細胞.
解答 解:(1)分析題圖1可知,①是病原體直接刺激B細胞的過程,②是病原體被吞噬細胞攝取、處理抗原暴露出病原體特有的抗原并呈遞給T細胞,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的過程.
(2)淋巴B細胞和淋巴T細胞均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3)E是記憶T細胞,F是記憶B細胞;記憶細胞在抗原消失很長時間后還保留對該病原體的記憶功能,當病原體再次侵入機體后可以直接刺激記憶細胞,使記憶T細胞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4)圖1中對于抗原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的是:T細胞、B細胞、記憶T細胞、記憶B細胞、效應T細胞.細胞識別的結構和物質基礎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5)艾滋病病毒侵入機體后,寄生在T細胞內,直接攻擊T細胞.
(6)分析題圖2可知,該過程是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過程,當一只眼球受傷導致晶狀體破裂,釋放出的晶狀體蛋白為成為抗原,刺激B細胞,B細胞在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漿細胞產生的抗體攻擊健康的眼球從而造成自身免疫疾病.
(7)抗體的作用是與細胞外的抗原結合最終消滅抗原,對于細胞內的抗原不能發揮作用,因此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清、組織液等內環境中,人的乳汁中也含有抗體,但是抗體不可能存在于肝細胞內.故選:A、B、C.
故答案為:
(1)吞噬細胞
(2)分化
(3)效應T 漿
(4)B、C、D、E、F 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5)T
(6)自身免疫病 ①抗原 ②淋巴因子
(7)A、B、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自身免疫疾病,根據題圖對相關的過程進行梳理是解題的基礎,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⑤⑥ | B. | ④⑤⑥⑦ | C. | ①④⑦ | D. | ①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原可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 | |
B. | 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 | |
C. | 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 | |
D. | 記憶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直接合成分泌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相互融合;在形成配子時,融合的基因不發生分離,同時進入一個配子中 | |
B. | 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成對存在;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基因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 |
C. | 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相互融合;在形成配子時,融合的基因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 |
D. | 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成對存在;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基因不發生分離,同時進入一個配子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別 | 對根的處理方式 | 生長狀況 |
1 | 黑暗 | 豎直生長 |
2 | 單側光照射 | 背光彎曲生長 |
3 | 黑暗(一側貼瓊脂塊) | 豎直生長 |
4 | 黑暗(一側貼含10-8mol/L生長素的瓊脂塊) | 向貼瓊脂塊一側生長 |
5 | 黑暗(一側貼含10-6mol/L生長素的瓊脂塊) | ? |
A. | 第2組與第4組說明單側光照引起根尖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 |
B. | 第4組實驗的說明生長素對根尖生長只有抑制作用而沒有促進作用 | |
C. | 第5組根尖的生長狀況應該是“向貼瓊脂塊一側生長” | |
D. | 根尖背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見光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