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相關要點知識.借助科學家連續三年對砍伐區和未砍伐區流過山谷的溪流進行研究為背景資料;對實驗區和對照區溪流中的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以折線圖的形式呈現信息.題中提出了學生沒有接觸過實際問題很有現實意義.
解答 解:(1)和未砍伐區相比,砍伐區溪流徑流量增加了30%--40%,說明森林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和未砍伐區相比,砍伐區土壤中硝酸鹽的含量增加.砍伐區植物枯枝落葉中的有機物被轉化為硝酸鹽過程的兩個環節:
①微生物分解枯枝落葉中的含氮有機物為氨(或者微生物的氨化作用)
②硝化細菌,通過硝化作用,把氨轉化為硝酸
(3)實驗設計時注意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其他無關變量應該相同且適宜.
實驗步驟:
①取等量的分別培養在N素為NO3-的營養液(A營養液)和N素為NH4+的營養液(B營養液)中的水稻幼苗,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緩沖溶液,研磨成勻漿后離心,獲取上清液,即為可能存在的酶粗提取液A和B.
②取兩只試管編號A、B后,分別加入等量的酶粗提取液A和B,再均加入等量的0.1mol/L的KNO3溶液和2mg/ml的NADH+H+溶液,放于30℃恒溫水浴鍋中保溫30分鐘.
③向A、B試管中加入等量的X試劑,振蕩后,觀察試管內溶液顏色變化
預測實驗結果:A試管中溶液變成紅色,B試管中溶液不變色.
(4)科學家在微生物體內也發現了誘導酶,調節這種酶生成方式的意義是既保證了代謝的需要,又避免了物質和能量的浪費,增強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故答案為:
(1)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2)增加 微生物分解枯枝落葉中的含氮有機物為氨(或者微生物的氨化作用)
硝化細菌,通過硝化作用,把氨轉化為硝酸
(3)實驗步驟:
①N素為NO3-的營養液(A營養液) N素為NH4+的營養液(B營養液)
②0.1mol/L的KNO3溶液
③向A、B試管中加入等量的X試劑,振蕩后,觀察試管內溶液顏色變化
預測實驗結果:A試管中溶液變成紅色,B試管中溶液不變色
(4)既保證了代謝的需要,又避免了物質和能量的浪費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核中$\frac{1}{2}$的遺傳物質 | |
B. | 整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內,完成受精作用 | |
C. | 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是多種多樣的,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因此,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可有多種表現型 | |
D. | 通過受精作用,使得子代個體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是親代的兩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DSS×DDSs | B. | DdSs×DdSs | C. | DdSs×DDSs | D. | DdSS×DDS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數字①②③分別代表溫度計、出水口、進水口 | |
B. | 圖1的方法為水蒸氣蒸餾法,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不是純的玫瑰精油 | |
C. | 圖2所示的鑒定方法的基線一般距底邊3 cm,B、D為標準樣點 | |
D. | 圖2中甲代表的物質是胡蘿卜素層析帶,乙代表的物質是其它色素和雜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c、d分別是與細胞分裂有關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
B.b圖可以表示蛙的紅細胞的無絲分裂
C.c圖甲→甲可以表示一個細胞周期
D.d圖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