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災難到進步,其中體現的深刻哲理是 ( )
①“災難”和“進步”作為矛盾雙方,包含著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
②“災難”向“進步”轉化是無條件的,體現了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
③“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進步”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災難”促進“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某些外因的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09年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下列與《物種起源》中“物種變異、逐步進化”蘊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 )
A.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B.肯定與否定的辯證關系
C.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D.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17.《格薩爾王傳》是藏民族大型口頭說唱英雄史詩,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專門機構對其進行全面的搶救和整理。這說明 ( )
① 藏民族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 ② 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是保護民族文化
③ 自治區文化管理自治權受法律保護 ④ 自治區政府履行發展文化事業的職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入鄉隨俗”表明了 ( )
A.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B.優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15.2009年2月6日至28日,福州市舉辦以“和諧‘心’文明”為主題的第二屆短信文化節,向社會公眾征集能夠體現共建海西社會和諧的短信。活動期間,征集到數萬條文明短信,這啟示我們在精神文明刨建活動中,必須 ( )
①探索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播方式
②為傳統文化注人新的時代精神
③用現代文化傳播途徑取代傳統傳播途徑
④堅決抵制其他民族文化在我國傳播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福建省共有畬族民歌、十番音樂、南音、泉州北管民間音樂、莆仙戲、閩劇、高甲戲等36個項目,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 )
①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是當今社會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④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成果
③對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右邊漫畫告誡我們必須 ( )
A.堅決抵制西方文化對青少年的
影響
B.加強對青少年傳統文化的教育
C.要倡導多元文化,尊重他國文化 D.加強對青少年書法藝術教育
12.以現代創意“激活”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紅樓夢》《杜十娘》等經典名著以及昆曲《公孫子都》等傳統戲曲被藝術家們以新的形式重新演繹。2008年2月,大型原創舞劇《紅樓夢》在紐約林肯中心的舉行是美國的首場演出,獲得廣泛好評。以現代創意“激活”傳統文化表明 ( )
A.必須以全面肯定的態度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
B.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C.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創新弘揚傳統文化的方式
D.必須根據新時期的需要重新解讀和構建傳統文化
11.近年來,安徽省某區創建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模式”:村民告知所要辦理的事項,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手續,接著由村干部辦理事情。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也使干群關系更加和諧了。上述做法 ( )
①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②改變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訴求的新渠道 ④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納入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這是我們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生動體現。基層群眾自治
①主要表現為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②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層政權組織
③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④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