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分)如圖所示為“觀察光的干涉現象”實驗的裝置。關于該實驗的現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用某單色光實驗,光屏上中央條紋最亮、最寬,兩側條紋對稱地逐漸變暗、變窄
(B)用某單色光實驗,保持雙縫間距不變,光屏到雙縫距離越大,屏上條紋的間距就越大
(C)用某單色光實驗,保持光屏到縫的距離不變,雙縫間距越小,屏上條紋的間距就越小
14.空間內有兩個沿豎直方向的有界勻強磁場I、II,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寬度均為L,邊界線平行,磁場I豎直向下,磁場II豎直向上,如圖所示為俯視圖。一邊長為L、質量為m的正方形導線框abcd放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通過兩個磁場區域。線框的bc邊始終平行于磁場區的邊界,力F垂直于bc邊,當bc邊進入磁場I時,線框恰以速度v0做勻速運動,此時線框中的電流為i0;當ad邊將要離開磁場II時線框中的電流稍小于i0,則( )
(A)bc邊在磁場II中運動時線框中的電流方向為adcba
(B)bc邊恰進入磁場II時線框的加速度大小為
(C)bc邊恰離開磁場II時線框的速度大小可能為
(D)bc邊在磁場II中運動的過程中線框中電流的最小值一定小于i0
三.(30分)實驗題
13.自動充電式電動車的前輪裝有發電機,發電機與蓄電池相連,電動車運動時,開啟充電裝置,發電機可以向蓄電池充電,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儲存起來。為測試電動車的工作特性,某人做了如下實驗:關閉電動車的動力裝置,使車以500J的初動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關閉充電裝置,讓車自由滑行,其動能隨位移變化關系如圖線①所示;第二次啟動充電裝置,其動能隨位移變化關系如圖線②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從圖像可以確定( )
(A)第一次電動車受到阻力的大小是50N
(B)第二次向蓄電池充入的總電能是300J
(C)充電時蓄電池充入電能的多少與電動車運動距離的大小成正比
(D)第一次運動中電動車做勻減速運動,第二次電動車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
(D)振源周期的最大值為2Δt2
(A)A、B兩點的起振方向相反
(B)A、B兩點到振源O的距離之差一定為半波長的奇數倍
(C)這列橫波的波長為(n=0,1,2,……)
12.如圖所示,A、B和O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振源O產生的橫波沿該直線向左右兩側傳播,波速均為v。當振源起振后經過時間Δt1,A點起振,又經過時間Δt2,B點起振,此后A、B兩點的振動方向始終相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11.在空氣中擺動的擺球,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直到停止擺動。下列關于此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這個過程機械能不守恒
(B)組成擺球的分子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相互轉化,總內能越來越少
(C)機械能逐漸向內能轉化,內能卻不能自發地向機械能轉化
(D)可以使擺球恢復擺動,因此這是個自發可逆的過程
10.如圖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夠長的、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形框架,其中CA、CB邊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7°和53°。P、Q兩個輕質小環分別套在CA、CB上,兩根細繩的一端分別系在P、Q環上,另一端和一繩套系在一起,結點為O。將質量為m的鉤碼掛在繩套上,OP、OQ兩根細繩拉直后的長度分別用l1、l2表示,受到的拉力分別用F1和F2表示,則( )
(A)F1:F2 = l2:l1 (B)F1:F2=1:1
(C)F1:F2= sin37°:sin53° (D)F1:F2= cos37°:cos53°
II.多項選擇題
9.如圖所示,上端封閉的連通器A、B、C 三管中水銀面相平,三管橫截面積關系為SA>SB>SC,管內水銀面上方的空氣柱長度為hA>hB>hC,若從下方通過閥門K流出少量水銀(保持三管中仍有水銀),則三管中水銀面的位置關系為( )
(A)A管內最高 (B)C管內最高
(C)一樣高 (D)無法確定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