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章多次寫到時鐘“滴答滴答地走著”,其作用是什么? (4分)
我曾經好多次向朋友們問過同一個問題:“人一般能活多少天,憑你的感覺盡快報個數字出來。”
“10萬天!”
“20萬天!”
幾乎每個人的聲音都響亮而充滿自信。然而我卻告訴他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起初,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話,說:“是不是少了一個零”。經過一番計算之后,朋友們深深地嘆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暫!”
天黑下來了,我擰亮臺燈。時鐘滴答滴答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開一本書,米蘭?昆德拉正在說:“我討厭聽我的心臟的跳動:它是一個無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點著數。”可是我沒法不聽,正如我們沒法拒絕兩萬多個日子一個個溜走,我的心臟沒法不跳動,正如樹葉在秋天里沒法不飄落。心臟停止跳動,那便是我們的末日。我平靜地想著:我們怎樣才能在最后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這個問題非常接近那段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語錄:“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
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只存在一種聲音,也失去了響亮的壓倒一切的“黃鐘大呂”。當年奉為圭臬的東西今天或許被扔進了垃圾箱。人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瑣細欲望,為物質和肉體急急奔忙。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沒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沒有了朝圣者般的堅忍和頑強,沒有大愛,沒有大恨,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個人,半個世紀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寫道:“自然賦予人們的不調和還很多,然而生命決不因此回頭。”這個人就是魯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為了肩起黑暗的閘門而擁有一顆黑暗的心”,他“是現代中國最痛苦的靈魂,不管怎樣,他都是一個戰士”。
可以有千萬個陶淵明、蘇東坡,可以有數不清的林語堂、粱實秋;但是魯迅,只有一個。
一種堅挺、鮮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極其稀罕的。
幾天前,重讀小說《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動。瞧那個人,他堅定地站著!他有一種足以震懾群生的氣度,他的硬朗的質地是對眾多聰明人的嘲諷,他的沉默和鐵一般的冷峻令機會主義者心驚。那個人,他是來自歐亞大陸高緯度的堅硬的風,他有信仰,“信仰,你這純鋼百煉的處女!”
還有海子,質樸而清亮的海子。這位詩人沒有活滿1萬天,但他永遠保持了純潔。他“站在太陽痛苦的光芒上”,復活了。
“詩意是人的棲居必備的基本能力”,海德格爾下了這樣的斷語。這詩意,動物不會有,它是我們人類的糧食。
夜深了,時鐘依然滴答滴答地走著,我聽到自己的心臟跳動的聲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這樣一幅幅圖景:魯迅在夜里一邊咳嗽,一邊寫文章,燈光昏黃,“愛夜的人于是領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徹夜寫完自傳體小說《判決》,完成了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我的心臟周圍隱隱作痛”;馬賽爾?普魯斯特從35歲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門窗緊閉,房間里點著蠟燭,《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他唯一的安慰;張承志做著“靜夜功課”,午夜時分,他點燃一支煙,紀念夜與黎明相連的瞬間……
這群孤獨的人,這群飽滿的靈魂!
我們懷著美感想他們,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青春必須苦難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開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歲月里永遠背著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為了別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說的只是:哪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平庸,也別讓我們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們四面楚歌,也別忘記保持自己尊貴驕傲的呼吸。
(選自《心靈后花園》 上海人民出版社)
16.作為外交官,沙祖康具有俠義心腸,依據原文,其俠義心腸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其俠義心腸體現在哪些方面? (4分)
15.文章以沙祖康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征求要不要改變自己的風格開頭,有何好處?
(3分)
多年以后,沙祖康并沒有實現他最初的愿望,成為審官判案的鐵面“包公”,而是進入了外交部,成為一名致力于建立國與國之間友好關系的職業外交官,但這并沒有影響沙祖康俠義精神的顯現。在充滿矛盾與沖突的外交場合,為捍衛國家利益,沙祖康常給人言辭強硬的印象。2006年,他接受BBC采訪,在回答美國對中國增加軍費的指責時,他說:“美國人最好在這個問題上閉嘴!”此話在美國傳媒界引起震動。很多人認為這會成為中美外交的一個“事件”,但美國外交官們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太熟悉沙祖康的言辭方式了,也就是在國際外交界所謂的“沙氏風格”。
沙祖康在一次講演中說,外交工作和個人的行俠仗義是可以掛起鉤來的。現在國際秩序并不公正,很多事情不公道。作為中國的外交官,作為大國的外交官,至少應該主持正義。他說,大家都不主持正義的話,恐怕有的歪風邪氣就要橫行霸道了,那是不能允許的。
沙祖康的正直不僅表現在大事上和外交上,就是對親人也是如此。
沙祖康的小妹沙益芬,身體不好,在老家生活也比較困難。在大哥沙祖康赴紐約就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這一個夏天,小妹沙益芬仍然在宜興市里賣西瓜。
一次,二妹沙益英給哥哥的辦公室打電話,由于是長途,要求哥哥撥回來,沙祖康執意這樣通話……因為辦公室的電話是公費,說她花的錢,沙租康個人給她報銷。沙益英說,大家能體諒大哥,也對大哥的正直表示欽佩。
沙祖康經常稱自己是“農民外交家”,在強調自己言行具有農民風格的同時,他也經常說,自己要回到家鄉當……他的家鄉古城宜興正是當年蘇東坡晚年居住的地方,蘇東坡曾在這里讀書講學、買田卜居。渴望在此終老。
(選自《新世紀周刊》2007年第20期 劉巍的《外交強人沙祖康》,全文有刪節)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注】天津橋:即洛橋,在今河南洛陽西南洛水之上。
(1)請簡要分析這兩首詩在表現手法上的相同之處。(3分)
(2)這兩首詩在內容上同寫“觀山”,但它們的主旨有何不同?(2分)
譯文:
② 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3分)
譯文:
③ 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2分)
譯文:
(2)請用斜線“/”為下面的文言斷句。(5分)
柳 貴 乎 垂 不 垂 則 可 無 柳 柳 條 貴 長 不 長 則 無 裊 娜 之 致 徒 垂無 益 也 此 樹 為 納 蟬 之 所 諸 鳥 亦 巢 長 夏 不 寂 寞 得 時 聞 鼓 吹 者 是 樹 皆 有 功 而 高 柳 為 最。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