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2、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講授法,領會從具體到一般,從形象到抽象的思維方法。
3.鍛煉獲取資料、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和表達結論的能力。
(二)、方法與途徑:
1.運用實例,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義,知道地域文化在民居建筑、飲食、服飾、民間藝術、歌舞等方面的差異及存在差異的原因;
2.運用案例說明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筑的影響及建筑所反映的城市地域文化,養成對社會現象學習和分析的能力
6.一般來說,各地區的文化都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系。試讀下圖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寫。(8分)
文化特點
圖中標號
自然條件
居住帳篷,身著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生活在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聚居的高腳屋,長達
經濟發達,建筑十分注意抗震強度
居住木屋,身著毛皮服裝,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附:
利用區位聯系,建立有內在聯系的經濟體,借整體的力量來獲得發展,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泛珠三角 (9+2)”區域合作體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寫出該區域中位于我國中部經濟地帶的兩個省區 、 (寫簡稱)。
(2)分析圖中省區間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3分)
(3)該區域內人口承載狀況大于2的省區通過區域合作,其人口承載狀況將
(填“變大”或“變小”)。試分析其原因。(3分)
5.(8分)根據材料和圖12,完成下列要求。
(3)鋼鐵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
(4)水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4.(8分)某工業城市擬在適當的位置新建化工廠、自來水廠、鋼鐵廠、水泥廠,請根據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同時考慮對環境的保護,選擇合適的區位,布局相關企業。
(1)化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
(2)自來水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
①可將I地礦產運至D城發展大型冶金工業。
②鐵路a運量不變,鐵路b運量增加。
③J城和E城成為新的鐵路樞紐。
④K城經濟腹地擴大,窗口作用加強。
⑤可調節G湖入湖徑流量。
⑥可擴大F地土特產和I地礦產的外運量。
⑦H城的經濟區位明顯改善,成為新的鐵路樞紐。
⑧有利于G湖區的抗洪救災和農業發展。
3.(4分)如下圖所示,鐵路a沿線經濟發達,鐵路b沿線經濟欠發達,G湖農業發達,水災頻繁。新建鐵路c(E-H-J),全長300千米。鐵路c的社會經濟影響有(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四個正確項,將其代號填入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