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3年我國出現“非典”(SARS)疫情。國家有關部門成功研制了“非典”疫情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圖、文方式詳盡展示“非典”疫情每日在各地區的發展分布狀況,可對“非典”患者生活區域以及出現疫情地區進行詳細地統計分析,為戰勝“非典”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
圖1 中國內地連續無新增報告病例天數
(截止到7月24日20時)
圖2 職業構成累計柱狀圖
你能從圖中找出SARS地區分布和發病職業構成有什么規律嗎?
圖是地球饒日公轉示意圖,當地球從B運行到D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的速度越來越慢 |
B.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動 |
C.浙江各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大 |
D.北京的晝長大于夜長 |
我國農業發展應遵循“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發揮地區優勢”的原則。回答10~11題。
1.我國制定以上農業政策的科學依據是( )
A.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特征 B.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特征
C.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 D.國家的政策和市場的需求
2.下列各地區的農業發展,你認為符合以上原則的是( )
A.山東丘陵大力發展茶葉種植
B.珠江三角洲發展橡膠生產
C.南疆發展商品棉基地
D.黃土高原地區發展建成全國性的商品糧基地
關于西部開發的戰略部署,要求根據各地區的區域特征,積極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推進重點地帶開發。以下各地區與其特色農業發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①北疆地區——蘋果園、奶業、茶葉
②湟水谷地——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③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業
④云貴地區——烤煙、花卉、藥用植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荒漠化是當前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由于全球在氣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要結合各國各地區的區域特點和實際確定荒漠化的范疇,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各地經濟活動復雜,流水、風力、化學和物理四種營力過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屬于荒漠化。下圖為“我國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圖”(其中①為物理及化學作用,②為工礦、交通等基本建設)。讀圖,完成11~13題。
11.我國下列地區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石漠化
B.黃土高原—鹽漬化
C.云貴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紅漠化
12.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巖廣布,土層發育淺薄
②植被破壞
③土層疏松、直立性較強
④降水強度大,多暴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3.有關我國荒漠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風蝕和水蝕
B.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與工礦、交通建設有關
D.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主要是風蝕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C
B
B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D
C
B
B
A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C
A
A
A
D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B
A
B
C
D
A
D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D
B
C
D
B
A
C
D
二、綜合題(6小題,共50分。)
1.(10分)(1)略(2分)(2)距市中心遠近 交通通達度 (3)略(2分) (4)交通通達度和距離市中心的遠近 (5)1 (6)2 (7)住宅
2(12分).(1)很高 極高 極低 原始型 (2)低 現代型 緩慢 老年 (3)計劃生育 快 C D
3.(4分)③④⑥⑧
4.(8分)(1)B B處有化工廠所需要的原料海鹽、石油,且該處離市區較遠并位于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不易污染居民區的空氣
(2) D D處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
(3)A A處附近有煤礦,且與鐵礦之間有鐵路相連,交通方便,可將不遠的鐵礦石運到這里來煉鋼,且這里離市區較遠,且不是位于盛行風向的上風向,在這里布局鋼鐵廠不易對居民區產生污染
(4)E 因為E處靠近山地,有生產水泥所需的石材,且水泥廠有大氣污染,放在E處因離市區較遠,且不是位于盛行風向的上風向, 粉塵不易影響居民區
5.(8分)(1)(2分)湘;贛
(2)(3分)①地區間收入差距(或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
②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現。
③戶籍制度的改革。
(3)(3分)變小;
因為:①通過區域間合作,環境條件得以改善,環境人口容量變大(或理論承載密度變大)。
②通過人口遷移或流動,降低了這些省區的實際人口密度。
6.(8分)b――常年受副高控制,氣候炎熱干燥,以游牧為生
c一一屬熱帶雨林氣候,濕熱,且多山地,地表崎嶇
a――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多地震
d――緯度高,氣候嚴寒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