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如圖所示,勻強磁場的方向豎直向下,磁場中有光滑的水平桌面,在桌面上平放著內壁光滑,底部有帶電小球的不導電試管,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試管向右勻速運動,帶電小球能從試管口處飛出,關于帶電小球及其在離開試管前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帶負電
B、小球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C、洛侖茲力對小球做正功
D、維持試管勻速運動的拉力F應逐漸增大
20. 圖1、圖2分別表示兩種電壓的波形,其中圖線部分都按正弦規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電壓有效值相等,都為220V
B、圖1電壓有效值為220V,圖2電壓有效值為110V
C、圖1所示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
D、圖1所示電壓經匝數比為10:1的變壓器變壓后,頻率變為原來的
19. 在收音機電路中天線接收下來的電信號既有高頻成分又有低頻成分,經放大后送到下一級,需要把高頻成分和低頻成分分開,只讓低頻成分輸入下一級,如果采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虛線框a和b內只用一個電容器或電感器,那么
A、a是電容器,用來通高頻阻低頻
B、a是電感器,用來阻交流通直流
C、b是電感器,用來阻高頻通低頻
D、b是電容器,用來阻調頻,通低頻
18. 在汶川大地震中,在震源正上方的某中學實驗室中有如圖所示的簡易地震儀由豎直彈簧振子P和水平彈簧振子Q組成,已知地震波中橫波和縱波在地下的傳播速度分別約為4 km/s和9km/s,現觀察到兩振子起振相差5s,則
A、P先開始振動,震源距地震儀約36km
B、P先開始振動,震源距地震儀約25km
C、Q先開始振動,震源距地震儀約36km
D、Q先開始振動,震源距地震儀約25km
17. 如圖所示是“嫦娥一號”奔月示意圖,衛星發射后通過自帶的小型火箭多次變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最終被月球引力捕獲,成為繞月衛星并開展對月球的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射“嫦娥一號”的速度必須達到第三宇宙速度
B、要在圖中近月點開始繞月球做圓周運動,衛星需向前噴氣
C、衛星受月球的引力與它到月球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D、在繞月圓軌道上,衛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16. 如圖所示,△ABC為等腰三角形,a、b兩束不同頻率的單色光垂直于ab邊從關于OO’對稱的位置射入棱鏡,折射后兩束光相交于圖中的P點,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在真空中a光波長大于b光波長
B、a光通過棱鏡的時間大于b光通過棱鏡的時間
C、若用a光照射某種金屬發生了光電效應,則用b光照射該金屬一定發生光電效應
D、用a、b兩種光照射同一種金屬均發生光電效應,則用b光照射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較大
15. 如圖所示,內壁光滑的絕熱氣缸豎直立于地面上,絕熱活塞將一定質量的氣體封閉在氣缸中,活塞靜止時處于A位置,現將一重物輕輕地放于活塞上,活塞最終靜止于B位置,若氣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計,則活塞在B位置時與A位置時相比:
A、氣體的溫度可能相同
B、氣體的內能可能相同 C、單位體積內的氣體分子數不變
D、單位時間內氣體分子撞擊單位面積氣缸壁的次數一定增加
14. 一個原子核在中子的轟擊下發生一種裂變反應,其裂變方程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個中子 B、x原子核中含有141個核子
C、因為裂變時釋放能量,根據,所以裂變后的總質量數增加
D、因為裂變時釋放能量,出現質量虧損,所以生成物的總質量數減少
13.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為檢驗鹵代烴中的鹵原子,先加入NaOH溶液加熱,再通入AgNO3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B、為檢驗乙醛中醛基的存在,先向試管中加入2 mL 2% 的NaOH溶液和數滴CuSO4溶液,再加入乙醛,煮沸
C、為制取乙酸乙酯,將稀H2SO4和乙醇、乙酸混合加熱,放出的蒸氣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
D、為制取乙烯,將稀H2SO4和乙醇混合加熱
(14~21小題8個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2. 下列各組物質中,不是按 (“→”表示一步完成)關系相互轉化的是
選項
A
B
C
D
a
Fe
CH2==CH2
Al(OH)3
HNO3
b
FeCl3
CH3CH2Br
NaAlO2
NO
c
FeCl2
CH3CH2OH
Al2O3
NO2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