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8年高考海南卷.物理.17⑵)如圖4所示,一根粗細均勻、內(nèi)壁光滑、
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閉但留有一抽氣孔.管內(nèi)下部被活塞封住一
定量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氣體溫度為T1.開始時,將活塞上方的氣體緩
慢抽出,當活塞上方的壓強達到p0時,活塞下方氣體的體積為V1,活塞上方玻 圖4
5.(2008年高考全國1卷.理綜. 15)已知地球半徑約為6.4×
A.4×
4.(2007年高考江蘇卷.物理.9)如圖3所示,絕熱氣缸中間用固定栓將可無摩擦移動的導熱隔板固定,隔板質(zhì)量不計,左右兩室分別充有一定量的氫氣和氧氣(視為理想氣體)。初始時,兩室氣體的溫度相等,氫氣的壓強大于氧氣的壓強,松開固定栓直至系統(tǒng)重新達到平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初始時氫分子的平均動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動能
B.系統(tǒng)重新達到平衡時,氫氣的內(nèi)能比初始時的小
C.松開固定栓直至系統(tǒng)重新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有熱量從氧氣傳遞到氫氣
D.松開固定栓直至系統(tǒng)重新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氧氣的內(nèi)能先增大后減小 圖3
3.(2008年高考海南卷.物理.17①)下列關于分子運動和熱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每選錯一個扣1分,最低得分為0分).
A.氣體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存在勢能的緣故
B.一定量
C.對于一定量的氣體,如果壓強不變,體積增大,那么它一定從外界吸熱
D.如果氣體分子總數(shù)不變,而氣體溫度升高,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因此壓強必然增大
E.一定量氣體的內(nèi)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熱運動動能和分子之間勢能的總和
F.如果氣體溫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
2.(2008年高考上海卷.物理.9)已知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成正比。如圖2所示的實線為汽缸內(nèi)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的變化曲線,則在整個過程中汽缸內(nèi)氣體的內(nèi)能
A.先增大后減小 B.先減小后增大 圖2
C.單調(diào)變化 D.保持不變
1.(2008年高考寧夏卷.理綜.31①)如圖1所示,由導熱材料制成的氣缸和活塞將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在氣缸內(nèi),活塞與氣缸壁之間無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體。將一細管插入液體,由于虹吸現(xiàn)象,活塞上方液體逐漸流出。在此過程中,大氣壓強與外界的溫度保持不變。關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入選項前的字母,有填錯的不得分)
A.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逐漸增大
B.單位時間氣體分子對活塞撞擊的次數(shù)增多 圖1
C.單位時間氣體分子對活塞的沖量保持不變
D.氣體對外界做功等于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
16.淺水處水波的速度跟水深度有關,其關系式是
,式中h為深度,g為重力加速度,如圖28(a)所示是一個池溏的剖面圖,A、B兩部分深度不同,圖28(b)是從上往下俯視,看到從P處向外傳播水波波形
圖28
(弧形實線代表波峰),垂直池岸有一把刻度尺,若已知A處水深
15.21世紀是全世界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的新時期。為了人類和平利用海洋資源,今年我國環(huán)球科學考察船“大洋一號”首次執(zhí)行環(huán)球大洋科學考察任務。
“大洋一號”配備有一種聲吶探測系統(tǒng),用它可測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聲波發(fā)生器垂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超聲波在海底會反射回來,若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過測量從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時間,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現(xiàn)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波速為
14.某山高聳入云,兩登山運動員想估算一下山腳到山頂?shù)母叨龋麄儧]有帶尺子,也沒有帶手表等計時裝置。他們開動腦筋,在背包上抽出一根較長的細線,兩人合作在山腳和山頂各做了一次實驗,便估算出了高度。(設他們的身體狀況沒有因為登山活動而改變,山腳的重力加速度為,地球半徑為R),請同學們回答:
(1)實驗原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