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 |
B. | 自然選擇直接選擇的是表現型 | |
C. | 地理隔離可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 | |
D. | 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
分析 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
解答 解: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不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A錯誤;
B、自然選擇的直接選擇對象是個體的表現型,實質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B正確;
C、地理隔離,由于環境不同,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C正確;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種群的基因庫產生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和新物種形成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表現顯性性狀,F1自交產生四種表現型不同的后代,比例為9:3:3:1 | |
B. | F1形成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F1產生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 | |
C. | F1產生數目和種類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結合機會相同 | |
D. | F1測交將產生四種表現型的后代,比例為1: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理論,闡述兩大遺傳定律 | |
B. | 薩頓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提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平行 | |
C. | 20世紀初,科學家們在一些蝗蟲的細胞里發現了性染色體 | |
D. | 艾弗里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少的核糖體 | |
B. | 生活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 |
C. | 胰島B細胞與心肌細胞相比,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 |
D. | 家鴿與家雞的胸肌細胞都有線粒體,且數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分組 |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NAA溶液濃度 | 10-7mol/L | 10-3mol/L | 清水 |
生根數量(條) | 64 | 5 | 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過程發生的部位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 |
B. | 丙酮酸分解產生的CO2可參與2過程的反應 | |
C. | 4過程是在線粒體的內膜上進行的 | |
D. | 5過程能產生大量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含35S的培養基培養可獲得標記的噬菌體 | |
B. | 攪拌能使大腸桿菌破裂,釋放出子代噬菌體 | |
C. | 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部分子代噬菌體中能檢測到35S | |
D. | 用32P標記的一組實驗,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