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組發現染色體上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RNA,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敘述有
A.過程I稱為轉錄,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
B.與完成過程II直接有關的核酸,只有mRNA |
C.與鄰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雜交分子中特有的堿基對是A—U |
D.細胞中若出現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過程II被抑制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神經傳導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突觸前膜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 |
B.突觸后膜內的Na+會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到突觸后膜外 |
C.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 |
D.突觸后膜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后,Na+通過被動運輸內流到細胞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顯示某一規模農場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種豐富度變化的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1850~1950年間該農場種群類型數量和各種群密度均不斷降低 |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種類增多,群落結構趨于簡單 |
C.1950年時,農場中的生物群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
D.從圖中信息反映出人類的干擾會影響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研人員對某草原一種野生動物的種群進行研究,得出了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物的種群增長曲線呈“J"型 |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間和天敵等因素 |
C.要合理利用該種動物資源,應將種群密度控制在D點 |
D.B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種群達到最大環境容納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某種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關于兩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1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期沒有遺傳物質復制 |
B.兩圖說明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
C.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不發生在兩圖所處的分裂時期 |
D.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且圖2是卵細胞,則圖1是次級卵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①示限制酶切割某生物DNA分子的過程;圖②表示該生物體細胞部分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該生物的黑色素產生需要如圖③所示的3類基因參與控制,三類基因的控制均表現為完全顯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②所示的生物體中肯定存在含有2個a基因的細胞 |
B.用限制性內切酶可以從圖②所示基因型的細胞中提取合成黑色素的所有目的基因 |
C.若圖③中的1個b基因突變為B,則該生物體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質乙 |
D.圖①所示限制酶能識別的堿基序列及切點是TTAA,切點在G和A之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聚聯乙炔細胞膜識別器,它在接觸到細菌、病毒時可以發生顏色變化,用以檢測細菌和病毒。它是通過物理力把類似于細胞膜上具有分子識別功能的物質鑲嵌到聚聯乙炔囊泡中,組裝成納米尺寸的生物傳感器。這類被鑲嵌進去的物質很可能是
A.抗體 | B.運載體 | C.糖蛋白 | D.單鏈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哺乳動物的胚胎發育早期的卵裂期過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細胞數目不斷增多 ,每個細胞體積在減小 |
B.細胞的分裂方式是有絲分裂 |
C.胚胎中DNA的總量增加 ,營養物質在減少 |
D.每個細胞的DNA含量不斷增加,細胞全能性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綠色植物體內以葡萄糖作為底物的有氧呼吸過程模式圖,1~8表示相關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催化1→2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的基質中 |
B.4和7為同一種物質,在活細胞中含量最高 |
C.6可以來自葉綠體,3可以提供給葉綠體 |
D.產生8最多的是5與6之間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