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1、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2、實質:
(1)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2)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解答 解:(1)圖中A和a稱為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圖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體.①號染色體和③號染色體合稱為非同源染色體.
(2)該生物自交,因為Aa自交的后代有1AA:2Aa:1aa的基因型,3種表現型,表現型的比例為3:1,Bb自交的后代有1BB:2Bb:1bb的基因型,3種表現型,表現型的比例為3:1,所以后代有3×3=9種基因型,2×2=4種表現型,表現型的比例為(3:1)×(3:1)=9:3:3:1,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比例為($\frac{1}{16}$)×4=$\frac{1}{4}$.
(3)該生物測交,即AaBb×aabb,后代有4種表現型,測交后代表現型的比例為1:1:1:1.
故答案為:
(1)等位基因 分離 同源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2)9 4 9:3:3:1 $\frac{1}{4}$
(3)4 1:1:1:1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為生產者、乙為初級消費者 | B. | 甲與乙、乙與丙為捕食關系 | ||
C. | 甲→乙→丙構成一條食物鏈 | D. | 甲與丙為競爭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分布于細胞核內 | |
B. | 該菌的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 |
C. | 該菌感染機體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 |
D. | 該菌的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后由高爾基體運輸到相應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以在細胞內運輸物質 | B. | 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 | ||
C. | 能在某些細胞內催化化學反應 | D. | 能在細胞內傳遞遺傳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①②都表示易位,發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 | |
B. | 圖③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 |
C. | 圖②④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
D. | 圖中4種變異能夠遺傳的是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