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組成酶的單體是氨基酸或脫氧核苷酸 | |
B. | 冬季,人體內(nèi)酶的活性隨環(huán)境溫度的下降而降低 | |
C. | 底物充足,其他條件適宜,酶促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成正相關 | |
D. | 酶通過提供能量或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反應速率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酶的知識.
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zhì)、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②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
③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
解答 解:A、組成酶的單體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錯誤;
B、人是恒溫動物,體內(nèi)酶的活性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下降而改變,B錯誤;
C、底物充足,其他條件適宜,酶促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成正比,C正確;
D、酶通過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反應速率,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溫和高溫時酶的活性都降低,但兩者的性質(zhì)不同.②在過酸或過堿環(huán)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復.③同一種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適pH不同.④反應溶液酸堿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促反應速率加快 | B. | 滲透壓下降 | ||
C. | 血糖含量偏高 | D. | 細胞代謝紊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激素使用情況 | 實驗結果 |
先使用激素a,后使用激素b | 有利于細胞分裂,但細胞不分化 |
先使用激素b,后使用激素a | 細胞既分裂也分化 |
同時使用,且比例適中 | 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 |
同時使用,且激素a用量較高 |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
同時使用,且激素b用量較高 |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 B. | 垂直結構 | ||
C. | 對群落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優(yōu)勢種 | D. | 物種組成及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過程至少需要3×105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 |
B. | 該DNA分子中基因發(fā)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 | |
C. | 含32P的單鏈與含31P的單鏈之比為1:99 | |
D. | 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交育種可獲得基因型為MmNn的小麥,其變異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 |
B. | 單倍體育種可獲得基因型為MMnn的小麥,育種的原理有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 |
C. | 將基因型為mmnn的小麥人工誘變可獲得基因型為mmNn的小麥,則等位基因的產(chǎn)生來源于基因突變 | |
D. | 多倍體育種獲得的基因型為MMmmNNnn的小麥通常可比基因型為MmNn的小麥表達出更多的蛋白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研人員研究棉花細胞核中一個DNA分子中a、b、c三個連續(xù)的基因,其分布狀況如下圖所示,圖中I、Ⅱ為基因間的序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I中插入一個抗蟲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蟲性,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B.圖中堿基對替換發(fā)生在a區(qū)段屬于基因突變,發(fā)生I區(qū)段不屬于基因突變
C.a(chǎn)、b、c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可能同時得到執(zhí)行
D.基因b和基因c的啟動子分別在圖中的I、Ⅱ所在的區(qū)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開學第一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兩種現(xiàn)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這兩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都是由于受單側光影響生長素分布不均
B.甲圖中生長素在背光側多,細胞伸長快,所以出現(xiàn)向光生長現(xiàn)象
C.乙圖中莖的生長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D.乙圖中植物根水平生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