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只有生殖隔離能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 |
B. |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能反映生物進化的方向 | |
C. | 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不改變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 |
D. | 自然選擇導致突變并對有利變異進行定向積累 |
分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隔離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都可以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A錯誤;
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正確;
C、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可能與原物種發(fā)生捕食或競爭關系導致環(huán)境改變,會改變進化的速度和方向,C錯誤;
D、突變的形成并非自然選擇導致,自然選擇將有利的變異保存下來,將不利的變異淘汰,而突變的原因可能是細胞分裂時遺傳基因的復制發(fā)生錯誤或受化學物質、輻射或病毒的影響,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sgRNA 濃度(ng/mL) | 不注射 | 0 | 125 | 250 | 500 | 1000 |
胚胎存活率(%) | 16 | 11 | 8 | 6 | 7 | 3 |
鑲嵌體果蠅比例(%) | 0 | 0 | 10 | 17 | 50 | 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轉錄出mRNA后將保持解旋后的單鏈狀態(tài) | |
B. | 基因翻譯時,所需的tRNA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一定相等 | |
C. | 在有些細胞器中可以進行轉錄和翻譯過程 | |
D. | 多個核糖體與同一條mRNA結合可以合成多種多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河北石家莊第二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正常哺乳動物受精過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 )
A.頂體反應
B.透明帶反應
C.穿越放射冠
D.原有核膜破裂形成新的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測定肺癌細胞的分裂速率 | |
B. | 測定人體內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速率 | |
C. | 研究生物細胞中腺嘌呤的代謝途徑 | |
D. | 比較不同組織細胞內DNA復制的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資源的合理使用是使產量最大化,又不影響資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種群增長呈“S”型曲線。假設種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種群數(shù)量水平,根據(jù)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曲線上的點 | 種群大小 | (K-N)/K | 種群的增長量 |
S1 | 20 | 0.90 | 18 |
S2 | 50 | 0.75 | 38 |
S3 | 100 | 0.50 | 50 |
S4 | 150 | 0.25 | 38 |
S5 | 180 | 0.10 | 18 |
A.環(huán)境阻力對種群增長的影響出現(xiàn)在S4點之后
B.防治蝗蟲應在蝗蟲數(shù)量達到S3點時進行
C.漁業(yè)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點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長狀況,則有害代謝產物在S1時期大量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