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細胞周期分為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1)分裂間期主要變化:DNA復制、蛋白質合成.
(2)分裂期主要變化:
1)前期:①出現染色體:染色質螺旋變粗變短的結果;②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③紡錘體形成紡錘絲.
2)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數目清晰,便于觀察.
3)后期: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紡錘絲牽引分別移向兩極.
4)末期:(1)紡錘體解體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體解旋成染色質形態;④細胞質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植物形成細胞壁,動物直接從中部凹陷).
解答 解:(1)根尖成熟區細胞為高度分化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而動粒只出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所以根尖成熟區細胞不會出現動粒結構.
(2)在正常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DNA分子是由同一個DNA分子復制而來,因此兩條染色單體上具有的遺傳信息是相同的,故選A.
(3)A、分析題意可知,“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與黏連蛋白降解有關”,A正確;
B、“進入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的后期促進復合體(APX)被激活,此復合體能特異性選擇并引導secrin蛋白降解”,B正確;
C、根據題干信息,APX并沒有與分離酶結合,C錯誤;
D、“APX自身不能獨立工作,需要Cdc20(一種輔助因子)協助確定和選擇被降解的靶蛋白種類及靶蛋白降解時間”,即Cdc20沒有被抑制,D錯誤.
故選:AB.
(4)A、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與紡錘絲的活動無關,A正確;
B、根據題意:細胞中的后期促進復合體(APX)被激活,此復合體能特異性選擇并引導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離酶,進而使黏連蛋白解聚,B錯誤;
C、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需要酶的參與,C正確;
D、黏連蛋白、APX等物質的作用結果導致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D正確.
故選:ACD.
故答案為:
(1)不會 根尖成熟區細胞為高度分化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而動粒只出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所以根尖成熟區細胞不會出現動粒結構
(2)A
(3)AB
(4)ACD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變化規律,能結合圖中和題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有一定難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河北石家莊第二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單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穩定性低,易遭受害蟲危害,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質循環與再生利用原理
B.協調與平衡原理
C.物種多樣性原理
D.整體性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一動物體的不同細胞中,不存在相同的蛋白質 | |
B. | 同一葉肉細胞內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之間,時刻進行著氣體交換 | |
C. | 內質網膜轉化為高爾基膜的一部分,依賴于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 | |
D. | 吞噬細胞吞噬清除病原體的過程中,細胞膜成為溶酶體膜的一部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類型田 | 攝入量(kJ/(m2•a)) | 占捕食性天敵的總量(%) | 對棉蚜控害功能系數(%) | 對多有害蟲控害功能系數(%) |
常規單作棉田 | 60.42 | 38.04 | 12.85 | 7.98 |
豆間棉田 | 26.45 | 28.91 | 5.07 | 2.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生殖隔離能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 |
B. |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能反映生物進化的方向 | |
C. | 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不改變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 |
D. | 自然選擇導致突變并對有利變異進行定向積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