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于“試管嬰兒”的解釋,正確的是( )
①屬于無性生殖
②屬于有性生殖
③體外受精
④體內受精
⑤體外發育
⑥體內發育
⑦運用基因工程技術
⑧運用胚胎工程技術
A.②③⑥⑦⑧ B.①③⑥⑦⑧ C.①③⑤⑧ D.②③⑥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合理設定實驗溫度屬于控制實驗的自變量 | |
B. | 淀粉與淀粉酶應分別達到設定溫度后再混合 | |
C. | 可選用碘液或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 |
D. | 淀粉的用量和保溫時間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年份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基因A的頻率 | 0.99 | 0.81 | 0.64 | 0.49 | 0.36 | 0.25 | 0.16 | 0.10 |
基因a的頻率 | 0.01 | 0.19 | 0.36 | 0.51 | 0.64 | 0.75 | 0.84 | 0.90 |
A. |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該種群發生了進化 | |
B. | 生物遷入該環境前后,可能引發該地群落發生一次次生演替 | |
C. | 當地環境可能更適合隱性性狀的生物生存,若環境選擇方向不變,若干年后A基因頻率可能降至0 | |
D. | 遷入該環境后,該種群呈“J”型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河北石家莊第二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采集的卵母細胞,要體外經人工培養成熟后,才能與獲能的精子受精,以下原因不正確的是( )
A.卵子從輸卵管中沖出也要經歷類似精子獲能的過程
B.動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
C.體外人工培養至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算成熟
D.沖出的卵子還需要培養一段時間由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學校生物實驗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劑,因保留時間較長,估計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興趣小組承擔了鑒定任務,請你幫助完成實驗設計,并解答有關問題。
(一)實驗目的:探究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實驗原理:淀粉是非還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通過比較該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鑒定出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實驗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劑,②大小燒杯若干,③試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燈等。
(四)實驗步驟:
(1)取唾液:將口漱凈,含一塊脫脂棉,片刻后取出,將唾液擠入小燒杯中;
(2)取兩個燒杯,分別編號為A、B。分別加入適量的淀粉糊。再往A燒杯加入適量唾液。B燒杯中加入 。
(3)適當時間后,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1、A2,各加入A燒杯中的溶液2mL。另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B1、B2,各加入B燒杯中的溶液2mL。
(4) 。
(5) 。
(五)若試管A1中溶液為褐色,試管A2中出現磚紅色沉淀,試管B1、B2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及相應的實驗結論(用表格形式表達):
B1 | B2 | 結論 | |
第一種可能 | |||
第二種可能 | |||
第三種可能 |
(六)實驗指導老師在閱讀了同學們的實驗報告后,認為存量酶制劑失活的推斷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劑有活性的推斷存在瑕疵,你認為老師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雙球菌證明遺傳物質是DNA的實驗中,用DNA酶處理從S型菌中提取的DNA之后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結果發現培養基上僅有R型肺炎雙球菌生長。設置本實驗步驟的目的是
A.證明R型菌生長不需要DNA
B.補充R型菌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C.直接證明S型菌DNA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的因素
D.與“以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的實驗形成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表示麥芽糖酶催化麥芽糖水解的模型,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模型能解釋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其中a代表麥芽糖酶
B.e-f上升的因素是麥芽糖的量,而酶量為無關變量,故整個實驗中應設置“酶量一定”
C.如果溫度升高或降低5℃,f點將下移
D.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酶是否完成對麥芽糖的催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對某地甲、乙兩種遺傳病的調查中發現:甲病在患有該病的家族中發病率較高,往往是代代相傳;乙病的發病率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該地區萬人中表現情況統計表(假定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1)由表中數據分析,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主要理由是 。
(2)如圖是該小組同學在調查中發現的上述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甲病與正常為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與正常為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B表示,隱性基因用b表示。請根據家族系譜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III10的基因型為 。
②如果Ⅳ11是男孩,則該男孩同時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為 ,只患甲病的概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