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解答 解:(1)反射弧中,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稱為效應器.發生反射時,神經沖動傳至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肌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引起Na+內流,使肌膜發生電位變化,肌肉收縮.
(2)如果皮膚被刺傷而感染破傷風桿菌,侵入機體的破傷風桿菌會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受刺激的B細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3)未清除的破傷風桿菌能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導致上述離子通道持續開放,從而引起肌肉強直收縮,這說明甘氨酸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分子.
故答案為:
(1)效應器 神經遞質 (特異性)受體 Na+
(2)抗原 淋巴因子 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3)開放 信息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考查突觸的結構、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免疫調節等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服用生長激素,可治療侏儒癥
B.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條件反射
C.激素隨體液到達靶細胞,直接參與靶細胞內多種生命活動
D.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前踢過程中有化學物質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分子式為C45H101O16N17S3的多肽(可考慮環狀)中最多含有肽鍵17個 | |
B. | 在草→羊→狼食物鏈中,狼同化的能量至少占到草的1% | |
C. | n個堿基組成的雙鏈DNA分子中,A的數量等于C,則該DNA分子最多有4n種 | |
D. | 控制一百肽合成的基因中(考慮終止密碼),至少含有303個嘧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成分 | 含量 |
蛋白胨 | 10.0g |
乳糖 | 5.0g |
蔗糖 | 5.0g |
K2HPO4 | 2.0g |
顯色劑 | 0.2g |
瓊脂 | 12.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環境改變、基因重組 | B. | 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 | ||
C. | 環境改變、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 | D. | 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本實驗自變量是不同大小的瓊脂塊,因變量是NaOH進入瓊脂塊“細胞”的深度 | |
B. | NaOH在邊長1cm的瓊脂塊內擴散的速率最大 | |
C. | 通過本模擬實驗可說明,細胞體積越小,其相對表面積小,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高 | |
D. | 本實驗中,NaOH擴散進瓊脂塊的體積與瓊脂塊總體積之比可以反映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光質 | 自然光 | 紅光 | 藍光 | 橙光 | 紫光 | 黃光 | 靛光 | 綠光 | 無光 |
O2相對變化量 | +18 | +15 | +13 | +11 | +12 | +3 | +8 | -1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不同處理 | 蒙古櫟 | 楊 | 紅松 | 白樺 |
未分解葉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葉 | 7.20 | 9.42 | 8.71 | 5.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