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環的部分示意圖。甲、乙、丙、丁構成生物群落,箭頭①~⑨表示循環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大氣中的氣體X是指CO2和CO |
B.完成①過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過程提供的 |
C.丁經⑤⑥⑦過程獲得的能量占甲、乙、丙總能量的10%~20% |
D.丙處在第三營養級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種極具觀賞價值的蘭科珍稀花卉很難獲得成熟種子。為盡快推廣種植,可應用多種技術獲得大量優質苗,下列技術中不能選用的是
A.利用莖段扦插誘導生根技術快速育苗 |
B.采用花粉粒組織培養獲得單倍體苗 |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適的其他種類植物體上 |
D.采用幼葉、莖尖等部位的組織進行組織培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態學家對某草原進行調查后,發現單位面積的放牧量與生產者凈生產量(生產者凈生產量=同化量-呼吸量)之間的關系如下圖,圖中的橫虛線代表未放牧時草原中生產者的凈生產量。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生產者的凈生產量就是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
B.b→d生產者凈生產量降低的原因是種內斗爭加劇 |
C.b點是防止該草原沙漠化必須控制的最大放牧量 |
D.放牧量長期在c點以上草原抵抗力穩定性會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所指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
B.所說的生態系統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C.所說的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出現、循環流動
D.物質在循環過程中不斷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養生物都屬于生產者,如硝化細菌 |
B.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如食草動物 |
C.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如大腸桿菌 |
D.能量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生物課外興趣小組對甲、乙兩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了調查研究,每次隨機取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地土壤對比研究。結果發現,甲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平均有18種,個體數平均值是109個,乙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平均有15種,個體數平均值是209個,則甲、乙兩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大小是 ( )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4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4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請問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數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
A.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
B.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
C.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
D.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了研究重金屬污染物Pb2+對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增長的影響,研究人員將杜氏鹽藻分別置于A~E五種培養液中培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定期取藻液測定杜氏鹽藻密度,結果如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A培養液中,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
B.A培養液中杜氏鹽藻種內競爭程度第8天比第16天強 |
C.Pb2+對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 |
D.培養液中的Pb2+濃度越大,杜氏鹽藻密度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能使突觸后膜的Cl-通道開放,使Cl-內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脊髓神經元靜息狀態時膜內外沒有離子進出 |
B.甘氨酸以主動運輸的方式經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 |
C.甘氨酸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后引起膜外電位由正變負 |
D.某種毒素可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