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圖1中a是DNA分子復制,b是轉錄,c是翻譯過程,d是逆轉錄過程,e是RNA分子的復制過程.
分析圖2:圖2所示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圖中Ⅰ是tRNA,具有專一性,能專一性識別一種密碼子,并轉運一種氨基酸;Ⅱ是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Ⅲ是mRNA,是翻譯過程的模板;Ⅳ表示翻譯過程所形成的多肽鏈.
解答 解:(1)a是DNA分子復制過程,發(fā)生在分裂間期;d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是逆轉錄過程.
(2)圖2所示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圖中Ⅳ是翻譯形成的多肽鏈,該過程中發(fā)生的是脫水縮合反應,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3)中心法則中各過程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因此圖1中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過程有abcde.
故答案為:
(1)間 逆轉錄
(2)翻譯 核糖體 多肽鏈 脫水縮合 氨基酸
(3)abcde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中心法則的主要內容及后人對其進行的補充和完善,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和各物質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精原細胞 | B. | 卵原細胞 | C. | 初級精母細胞 | D. | 次級卵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刺激a點不能引起c處電位變化 | |
B. | b處的液體中可能含氧氣、神經(jīng)遞質等 | |
C. | a在組成上包括傳出神經(jīng)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 |
D. | a、b、c任何一處的細胞膜外測得正電位,則表明其處于興奮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分離和組合一定是互不干擾的 | |
B. | 減數(shù)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 |
C. | DNA分子堿基對的替換一定會造成基因突變,突變不一定引起性狀改變 | |
D. | 一個染色體組中一定沒有同源染色體,單倍體不一定只含一個染色體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圖中,生長素濃度大于B點時,開始抑制植物生長 | |
B. | 乙圖中,害蟲種群抗藥基因的頻率,B點比A點高 | |
C. | 丙圖表示酶活性受溫度影響時,低溫和高溫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 |
D. | 丁圖中,B點表示光飽和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有兩次培養(yǎng)T2噬菌體的過程,可以說明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 |
B. | 噬菌體侵染的是未標記的大腸桿菌,為保證侵染的效果可以延長保溫的時間 | |
C. | 離心的目的是讓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離 | |
D. | 用32P標記的一組感染實驗,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描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切除胸腺,對細胞免疫有影響,對體液免疫無影響
B.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屬于過敏反應
C.HIV利用T細胞內的核糖核苷酸進行RNA復制
D.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過程屬于細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時先用甲基綠,后用吡羅紅
B.使用鹽酸的主要目的是殺死細胞核
C.沖洗時的速度要迅速
D.水解之前要將涂有口腔上皮細胞的載玻片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