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圖中,生長素濃度大于B點時,開始抑制植物生長 | |
B. | 乙圖中,害蟲種群抗藥基因的頻率,B點比A點高 | |
C. | 丙圖表示酶活性受溫度影響時,低溫和高溫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 |
D. | 丁圖中,B點表示光飽和點 |
分析 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曲線甲中,B點對植物生長促進作用最強,超過B點仍具有促進作用,只是促進作用減弱.
乙圖中,AB段由于施用農藥,不抗藥的個體逐漸死亡,BC段表示被農藥選擇生存下來的抗藥性個體逐漸繁殖;
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因素的影響,在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減弱,但提高溫度活性會升高;而在高溫、過酸、過堿條件下,酶的空間結構改變,導致酶變性失活,并且活性不會恢復.
光照強度影響光合速率,但是光照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后,就會達到光飽和點.
解答 解:A、圖甲中橫軸以上表示促進作用,B點時促進作用最強,生長素濃度大于B點時,植物生長未受到抑制,只是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生長的效果降低,A錯誤;
B、乙圖中,從A點使用農藥,將不抗藥的個體逐漸殺死,并且在BC段被農藥選擇生存下來的抗藥性個體逐漸繁殖,因此B點的害蟲的抗藥性基因頻率比A點的高,B正確;
C、低溫酶的活性低,但是酶的空間結構沒有被破壞,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酶得活性可以升高,而高溫使酶失活,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且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即溫度降低時酶的活性不會恢復,C錯誤;
D、丁圖中B點以后繼續增大光強,植物光合速率不變,B點表示光飽和點,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血糖平衡的調節、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以及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等知識,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對曲線進行分析,明確高溫、過酸、過堿條件下酶的活性喪失并且不會恢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選用豌豆作實驗材料 | |
B. | 用審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 |
C. | 對性狀傳遞的研究采用先一對后多對的方法 | |
D. | 借助光學顯微鏡進行研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群落內有機物的積累速率越來越快 | B. | 群落內物種豐富度越來越大 | ||
C. | 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越來越高 | D. | 生態系統的能量循環越來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FTR基因缺失1個堿基對使mRNA少一個密碼子 | |
B. | CFTR基因突變后該DNA片段不再具有遺傳效應 | |
C. | 該基因突變前后分別以不同模板鏈控制合成CFTR | |
D. | 翻譯時,核糖體讀取到mRNA上的終止密碼時終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黑暗時O2吸收量/h | 5000勒克斯光照 O2釋放量/h | 20000勒克斯光照 O2釋放量/h | |
20℃ | 1.5mg | 2.5mg | 6.5mg |
10℃ | 0.5mg | 3.5mg | 5.5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H7N9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發生免疫反應的某個階段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是吞噬細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細胞
B.經過細胞①中溶酶體的處理,可以暴露病原體的抗原
C.該過程只出現在體液免疫過程中
D.物質③最有可能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圖示過程體現了它具有識別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為人體體溫調節曲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環境溫度為25℃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B.當環境溫度從25℃下降到10℃時,從時間t1到時間t2,散熱量增加是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增大的結果
C.時間t2以后,散熱量減少,這是體溫調節的結果
D.時間t3以后,產熱量小于散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含有215個N原子的200個氨基酸,形成5個四肽、4個六肽和一個由2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分子。這些多肽和蛋白質分子中,肽鍵數目以及游離氨基數目的最大值分別是
A.189和11
B.200和215
C.189和26
D.200和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