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生物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有
①為了解決光合作用中產生的氧氣來源問題,卡爾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進行研究
②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
③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用標志重捕法
④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研究過程和摩爾根果蠅眼色遺傳的研究過程均用到了假說一演繹法
⑤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概念模型
⑥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沾蘸法處理時要求時間較長、溶液濃度較低,浸泡法則正好相反
⑦調查人群中某遺傳病發病率時,最好要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⑧數學模型中曲線圖比數學方程式更能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
A.一項 | B.二項 | C.三項 | D.四項 |
D
解析試題分析:為了解決光合作用中產生的氧氣的來源問題,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研究,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過程中C元素的轉移情況,①錯誤;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②正確;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用取樣器取樣法,標志重捕法是估算種群密度的,③錯誤;孟德爾研究遺傳兩大定律和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均用到了假說——演繹法,④正確;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結構照片不屬于模型,⑤錯誤;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沾蘸法處理時要求時間較短、溶液濃度較高,浸泡法則正好相反,⑥錯誤;調查人群中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但要保證調查的群體數量足夠大,⑦正確;數學模型中曲線圖比數學方程式更能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⑧正確;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對相關實驗研究方法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種植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1∶3。自然狀態下(假設結實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量之比為( )
A.7∶6∶3 B.5∶2∶1 C.3∶2∶1 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1)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稱為__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為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統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結果如下表。
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處理 | 蒙古櫟 | 楊 | 紅松 | 白樺 |
未分解葉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葉 | 7.20 | 9.42 | 8.71 | 5.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些細菌能生長在乙醇(C2H5OH)或乙酸(CH3COOH)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科學家測定這兩種化合物穿過細菌細胞膜的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碳源的濃度/(mmol/L) | 轉運速率/(mol/min) | |
乙醇(C2H5OH) | 乙酸(CH3COOH) | |
0.1 | 2 | 18 |
0.3 | 6 | 46 |
1.0 | 20 | 100 |
3.0 | 60 | 150 |
10.0 | 200 | 18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為空氣污染指數的重要指標。下列有關PM 2.5的推測不合理的是( )
A.PM 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還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 |
B.PM 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
C.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一定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不在大腦皮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效應T淋巴細胞 |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雜交瘤細胞的形成 |
C.③同時具有脾臟細胞和鼠骨髓瘤細胞的特性 |
D.④是經篩選培養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通過DNA分子雜交鑒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細菌克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根據培養皿中菌落數可以準確計算樣品中含有的活菌實際數目 |
B.外源DNA必須位于重組質粒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才能進行復制 |
C.重組質粒與探針能進行分子雜交是因為DNA分子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 |
D.放射自顯影結果可以顯示原培養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細菌菌落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①是在胰島B細胞中合成的,且與血糖調節有關;②是一種淋巴因子,可干擾破壞病毒DNA在宿主細胞中的復制;③由漿細胞合成分泌,且具有免疫作用;④由垂體分泌,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結構的多樣性只與a有關 |
B.與①②③④四種物質合成、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
C.①②③④四種物質分別為胰島素、干擾素、抗體、抗利尿激素 |
D.①與腎上腺素具有協同作用,②③均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④的分泌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深刻改變了人們對自然界的看法。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中有利變異的保存和積累 |
B.各種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但不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C.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均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D.個體的基因在個體死亡后消失,種群通過繁殖保留基因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