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越小,人口遷移越頻繁。
38.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
37.“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的觀念
36.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35.美國中部的小麥區屬于商品化的農業。
3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過程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步。
33. 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32. 中心商務區位于城市的中心,零售商業發達但交通運輸不便。
31.中國目前的人口增長模式為高-高-低型。
2008年3月,聯合國副秘書長提出了“碳中性國家”(不給地球環境增加二氧化碳負擔)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島、新西蘭和哥斯達黎加率先響應,為各自實行“碳中性國家”的計劃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為零的目標。回答29~30題。
29.對實行“碳中性國家”不利的條件或現象是
A.冰島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B.新西蘭農業高度機械化
C.挪威有95%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
D.哥斯達黎加森林覆蓋率高,是世界上人均種植樹木最多的國家
30.假如世界大多數國家成為“碳中性國家”,對全球產生的影響是
A.植物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農作物減產
B.全球平均氣溫與現在相比大大降低
C.海平面上升速度減緩
D.南北半球的溫帶草原區更干旱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