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B(復查的人是伯顏,不是溫迪罕和丞相安童。)
9、A(①直接表現其才能;②為羅英的話。為間接說明其才能;③為忽辛的話,為間接表現其清廉;④直接表現其清廉;⑤直接表現其才能;⑥間接表現其才能)
11.將下面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共10分)
①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赦!(4分)
譯文:
②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3分)
譯文:
③決壅滯,黜奸貪,政化大行。(3分)
譯文:
11.(1)益州關押的囚犯很多,太宗看了奏章后對此感到驚訝,召見若拙當面告知并把處理問題的任務委派給他。(“系”“ 訝”“ 面” 各1分,介賓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共5分)
(2)如果能夠竭盡全力一心為公,建立功業,哪里還用擔心不能獲得名聲和地位呢?(“茍”“盡瘁”“樹立”“患”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參考譯文:
陳若拙字敏之,小時候就喜歡學習。后來曾經拿著書信到晉王府去,太宗夸贊他應對得詳細且言談不俗,想要委任他擔任軍職,若拙懇切地推辭了。太平興國五年,中進士甲科,將改變平民身份而出任監丞、鄂州通判,任單州知州。因為能力強又改任太常丞,升為監察御史,充任鹽鐵判官。益州關押的囚犯很多,太宗看了奏章后對此感到驚訝,召見若拙當面告知并把處理問題的任務委派給他。升任他為殿中侍御史、兼任益州通判。淳化三年,就任西川轉運副使,沒過多久,升任正使。指揮部屬送軍糧至塞外,太宗頒發詔書嘉獎他。
入京做鹽鐵判官,轉任工部郎中。與三司使陳恕相處不和睦。請求調任到其它地方,于是改任開拆司主判。皇帝北巡,命令李沆留守東京,任命若拙為判官。鄆州黃河決口,大臣們商議遷移城池來躲避水患,派若拙與閻承翰前去謀劃處置,不久又任命他暫時代理京東轉運使,于是他派遣士卒堵塞王陵口,又到齊州疏浚水流,在采金山修筑巨堤,并上奏朝廷免除所征收的六個州的梢木五百萬,給老百姓帶來了好處。水患平定,任命為轉運使。召還京城,拜為刑部郎中、管理潭州。當時三司使空缺,若拙自己認為能得到這個職位。到這時他感到很失望,于是上奏,說父母年老,不愿遠行,請求收回成命。太宗大怒,對宰相說:“讀書人的品德修養,一定要名聲和實際相符,聽說若拙很有才干,特別升遷并委任他到外藩任職,他卻這樣貪圖地位與俸祿。過去有個叫黃觀的人,有人稱贊他有才能,選拔為西川轉運使,就請求不去外地做官,當時貶黜他到偏遠的郡做官。現在若拙又這樣做,也一定要貶謫。凡是用人,哪能憑關系的親疏呢?如果能夠竭盡全力一心為公,建立功業,哪里還用擔心不能獲得名聲和地位呢?于是追回授予若拙的敕命,貶黜他到處州,又調任到溫州。回來后,又授予刑部郎中,改任河東轉運使,被賜予金袍紫帶。
正逢皇帝親自到汾水南面祭祀,若拙把所管轄的糧草布匹錢物等運送到河中補充所需經費,經度制置使陳堯叟上奏說若拙有才干貢獻,于是提升他為右諫議大夫,調他管理永興軍府。當時鄰郡鬧饑荒,若拙的前任不允許鄰郡百姓來買糧食,若拙到任,就準許買賣糧食,鄰郡百姓因此得以度過饑荒。又調任鳳翔府,調入京城,任命他擔任給事中,管理澶州。蝗災、旱災之后,勤于政事,百姓上書請求他留任。天禧二年去世,六十四歲。朝廷錄用他的兒子映做了奉禮郎。
河北省衡水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10.C(“若拙自認為才干超過三司使”的說法沒有根據)
9.B(①表明他身份的變化;③ 是若拙自認為有資格升職;④是說黃觀)
8.B(尋:不久)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