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①將CO2通入溶有足量氨的BaCl2溶液中,無白色沉淀生成
②將鹽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種溶液混合,混合溶液顯紅色
③向某溶液中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④將兩小塊質量相等的金屬鈉,一塊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塊用鋁箔包住,在鋁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兩者放出的氫氣質量相等
A.只有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學知識,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
A.醫療上可用硫酸鋇作x射線透視腸胃的內服藥,是因為硫酸鋇不溶于水
B.某雨水樣品放置一段時間后pH由4.68變為4.00,是因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C.氯氣可用作消毒劑和漂白劑,是因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
D.加碘食鹽中添加碘酸鉀而不用碘化鉀,是因為碘酸鉀能溶于水而碘化鉀不溶于水
1.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發生“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現象的是( )
①①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
②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氨水;
④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7.海水是人類的資源寶庫,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產結合起來,既可解決淡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又可充分利用海洋資源。
I、海水淡化歷史最悠久、技術最成熟的方法是 。
II、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業上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藝流程如下圖:
(1)步驟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步驟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提取溴單質,采用蒸餾“溴水混合物II”而不是蒸餾“溴水混合物I”,請說明原因
。
III、(1)請寫出電解食鹽水制取氯氣的化學方程式 。
(2)若電解2 L飽和食鹽水,通過電路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 mol ,則若用混合均勻后的pH為 ;若用該溶液將陽極產物全部吸收,反應是離子方程式為 ,所得溶液的pH 7(填“>”、“=”、“ <”),理由是 。
(3)已知常溫下三種物質電離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H2CO3HCO3-+H+ K1=4.45×10-7,HCO3-
CO32-+H+ K2=5.16×10-11,,HClO
ClO-+ H+ K3=2.95×10-8,請寫出氯氣和碳酸鈉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把氯氣通入碳酸鈉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答案]1 A
2 D 3 A 4 B
5 A 6D 7 B 8A
9 B 10 B 11C 12C
13:(1)CO2(SO2)、H2S、AlCl3中任選兩種(2)Cl2 ;A中R的化合價必介于B、C之間。
14(1)①H-O-H ②2C+SiO2 Si+2CO↑ (各2分)
(2)2Na2O2+2CO2=Na2CO3+O2; 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做為氧氣的來源
15 (1)
(2)①②
(3) 0.02
(4)①負極,; 陽極,
②13
16(1)0.008mol(2分); 268.8(2分);
(2)①A(1分),因為A裝置可以通N2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防止NO被空氣中O2氧化(2分) ②123547(2分)(注: 1547考慮也給分) ③升高(1分)
(3)有(2分) 因為NO2與水反應生成的NO的體積小于收集到的NO的體積(89.6<112.0)
17 I. 蒸餾法 (1分)
II.(1)2Br-+ Cl2=2Cl-+Br2 (2分) SO2+ Br2 +2H2O=2HBr +2H2SO4 (2分)
(3)“溴水混合物II”實際上是“溴水混合物I”的濃縮結果,蒸餾時生產成本低。(2分)
III. (1)2NaCl+2H2O 2NaOH+H2↑+Cl2↑ (1分)
(2)14(2分)Cl2+ 2OH-= ClO-+ Cl-+ H2O
(1分) > (1分)ClO-+ H2OHClO+ OH-(1分)
(3) Cl2+ CO32-+ H2O = HClO + Cl-+ HCO3- (2分)
[專題綜合]
16. 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驗證Ag與濃硝酸反應的過程中可能產生NO。其實驗流程圖如下:
(1)測定硝酸的物質的量
反應結束后,從下圖B裝置中所得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上圖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質的量為
mol,則Ag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生成的NO2體積為
mL。
(2)測定NO的體積
①從上圖所示的裝置中,你認為應選用 裝置進行Ag與濃硝酸反應實驗,選用的理由是 。
②選用上圖所示儀器組合一套可用來測定生成NO體積的裝置,其合理的連接順序是
(填各導管口編號)。
③在測定NO的體積時,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氣瓶的液面要低,此時應將量筒的位置
(“下降”或“升高”),以保證量筒中的液面與集氣瓶中的液面持平。
(3)氣體成分分析
若實驗測得NO的體積為112.0mL(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則Ag與濃硝酸反應的過
程中 (填“有”或“沒有”)NO產生,作此判斷的
依據是 。
1.x是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X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1)若X為氧化物.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若X為單質,X用于焊接鋼軌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若X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A,與濃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反應生成氣
體B。等物質的量的A和B在水溶液中反應又生成X。
常溫下X與足量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II.銅既能與稀硝酸反應.也能與濃硝酸反應,當銅與一定濃度硝酸反應時,可將方程式表示為: (未配平)
(1)硝酸在該反應中的作用是_____,該反應的還原產物是_____。
(2)0.3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電子數是_____,如果得到的N0和
NO物質的量相同,則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若用捧水法收集
這些氣體,可得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_____。
(3)如果參加反應的Cu平的物質的量之比是5:14,寫出并配平該反應的離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山東省實驗中學2009屆高三第三次診斷)
14. A、B、C、D、E、F六種中學常見的物質,皆有短周期元素組成,有轉化關系:
(1)若A、C、E皆為氧化物,且常溫下A為無色液體,E為有毒氣體。
①B、D、F皆為非金屬單質,且D為氣體。
則A的結構式為 。
②B與C反應生成E和F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B是由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A、C為氧化物,E為氣體單質,D、F是均有三種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它們的水溶液均呈堿性,相同濃度時D溶液 的pH大于F。則:B和C反應生成E和F的化學方程式為 ,列舉該反應的一種用途 。
13. 有下圖所示的反應關系:A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無機物,A、B、C中含有同一種元素R,不含R的產物已經略去。 (1)若A與NaOH反應,既可生成B,也可生成C,還可生成B+C,寫出符合上述反應關系的A的兩種不同類型物質的分子式
(2)若A與NaOH無論以何種比列反應,其產物均是B+C,則A的分子式可能是(只要求寫一種);R在A、B、C中的化合價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必介于B、C之間。
12.(山東2008-2009學年無棣二中第五次月考試題4月)如圖,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體,并吸入少量濃硫酸(以不接觸紙條為準)。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B.品紅試紙、沾有KMnO4溶液濾紙均褪色
證明了SO2漂白性
C.濕潤淀粉KI試紙未變藍說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實驗室用氨水溶液除去多余的SO2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