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09上海政治36)面對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我國外交工作貫穿一條主線 即全力為確保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務。去年下半年以來,外交部門協同國內有關方面大力加強經濟金融外交工作,積極為國內經濟發展營造有利外部環境。
同時,我國積極開展高層外交,推動國際對話與合作。胡**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峰會和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會等國際會議.全面介紹中國應對危機的重大舉措,表達了中國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誠意與決心,也表達了中國為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作出新貢獻的誠意與決心。
運用“重點論”和“兩點論”關系的原理分析說明上述材料(須簡述原理,然后結合材料分析說明)。
13.(2009年北京卷38)某班以“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為主題,展開探究性學習。老師給出了一張柱狀圖,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 甲組同學對圖的內容產生了興趣。甲同學問:“這張圖是什么意思?”乙同學說:“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查過資料,圖中社會建設支出的內容包括教育、就YE服務、公共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 乙組同學討論圖時一致認為,財政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對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人民的幸福息息相關。政府在編制和執行財政預算過程中,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丙組同學討論圖時發生了爭論:部分同學認為“經濟建設更重要,國家應該把有限的財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上來”;部分同學則提出“社會建設更重要,應該加大社會建設投入”。 你如何看待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對立統一關系?
12.(2009年北京卷4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不懈地探索。回答下列問題。
中國共產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是我們黨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過程,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的過程(如圖14),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過程。
運用哲學常識中關于規律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
11.(2009年廣東文基18)“六十年像長河,有緩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畫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樂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詩,有歡樂也有痛苦。”新中國建國六十年歷程體現了
A.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B.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舊事物
10.(2009浙江文綜29)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命令大臣們必須穿絲質衣服,但國內只準種糧食而不準種桑樹,齊國蠶絲需求量大,價格上漲,臨近的魯、梁等國紛紛停止種糧改種桑樹。幾年后,齊王又命令只準穿布衣,且不準賣糧食給其他國家。結果,魯、梁等國因饑荒而大亂,不戰而衰,齊國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擴張。魯、梁等國不戰而衰的慘痛教訓給我們的啟示是,看問題、辦事情
①既要看到運動的絕對性,更要看到靜止的相對性 ②既要注重量變,更要促成質變
③既要認識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爭性 ④既要重視局部,又要統籌全局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9.(2009天津文綜-思想政治部分4)絲瓜傅氏著南瓜說:“我的藤蔓很長,可以爬的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陽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陽徐徐落下”南瓜說:“我的果實很重。無法爬到高處,但我依托著泥土,感到踏實和溫暖,也能觀察到身邊細微的變化。”下列說往中與該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C.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D.一葉障日,不見泰山
8.(2009四川文綜32)今天,麻醉劑已經廣泛應用于外科臨床手術,但據醫學統計,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敗。這表明
A.矛盾雙方的統一是無條件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C.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
7.(2009山東文綜22)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下列體現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語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
②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
③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憂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論衡》)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②③
6.(2009江蘇政治27)“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 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09廣東A卷政治34改編)下列選項蘊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②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面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