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右圖畫家所代表的畫派認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產生的,在
不同的時間、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下,由不同光的支配而產
生不同的色彩”,這一現象說明( )
A.科學技術發展推動繪畫風格的變化
B.中西方繪畫風格相互借鑒和融合
C.個人主觀性情決定了繪畫形式的變化
D.畫家由注重意境轉向注重寫實
高三質檢(文綜) 第4頁(共1 4頁)
21.17世紀以來,荷蘭與英國相繼崛起,兩國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
A.都是島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B.都通過壟斷性貿易公司開展殖民擴張
C.都是早期階段奴隸貿易的支配國家
D.都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和豐富的資源
20.某興趣小組以“新中國科技世界之最”為課題,開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資料,其中最適合人
選的是( )
A.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B.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C.“神舟”五號載人航天 D.“南優2號”雜交水稻
19.某次國際會議通過協定:“與會國保證尊重印度支那三國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
結束在三國的敵對行動"。該會議( )
A.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
B.中國與印度、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中國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成該會議圓滿成功
D.宣布結束越南戰爭,美國必須從越南撤軍
18.右邊兩圖所反映的法律文獻的關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源頭
B.兩者之間毫無相關
C.后者是前者的組成部分
D.兩者都體現共和制原則
1 7.“省”這一行政建制在中國古代各時期有不同的職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隋唐的三省又稱“計相”,總管國家財政
B.宋朝的三省長官權力進一步加大
C.元朝以行省作為常設地方行政機構
D.明朝以軍機處取代中書省的職能
A.絲 8.麻 C.毛 D.棉
16.古代常以衣著區分身份,普通百姓稱為“布衣”。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陽”,當時“布衣”的主要衣料是( )
15.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載:“七閩地狹瘠而水源淺遠,……墾山隴為田,層起如階級,然每
遠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為之除(碾米用的石磨),下為碓米。”材料反映宋代福建( )
①土地制度以小農土地私有制為主 ②向山要田,山區梯田多
③能將低海拔處的水引往高海拔處 ④已經懂得綜合利用水資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孟子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權神
授’’、“大一統"的思想。兩者思想主張的共同點是( ) ‘
A.主張民貴君輕 B.維護統治秩序
C.強調層層分封 D.體現以德治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