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下面提供的是同一內容,兩種語言表述的文段(甲、乙)。任選兩句,前后比較,指出甲的不足之處。
(甲)風刮得很緊,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的無力地在空中飛舞,②無目的地落下地來。③在墻腳已經砌好了一條白色的路,左右兩邊各有這樣一條,④好像給中間的泥濘的道路鑲了兩道寬邊。
(乙)風刮得很緊,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的無力地在空中飛舞,②沒有目的地四處飄落。③左右兩邊墻腳各有這樣一條白色的路,④好像給中間的光是水泥的石板路鑲了兩道寬邊。
答:
23.第⑤段中寫道:“它是青春竹林間的一個浣紗女( ),它是胡天飛雪中的兩行馬蹄痕( ),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 ),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葉獨舟( )。萬里悲秋,百年多病( ),是為詠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 ),是為紀游……”
在括號內填寫上相應的詩句(填寫四句即可)(4分)
六、(共12分,每題4分)
22.對本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這篇文章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作者瀏覽唐詩時獲得的朦朧美。
B.作得對于打破了韻律的詩篇加以肯定,而對近于桎梏的格律給以否定。
C.對唐詩的廣泛傳播,我國的書法藝術功不可沒,對此,本文有所闡述
D.做為美學隨筆,本文概括了唐詩所具有“朦朧美”的共同特征
E.本文構思精巧,首尾照應。表達了作者對文學作品的朦朧美情有獨鐘。
21.在第⑤段中,作者形象地贊美了唐詩的兩個特點,試指出(4分)
(1) (2)
20.結合第②、③段說明“形式精美的唐詩迷失在朦朧中”的意思(4分)
19.怎樣理解“杜甫寫‘絕’了唐詩,也寫‘完’了唐詩”這句話(6分)
(1)杜甫寫“絕”了唐詩。
(2)杜甫寫“完”了唐詩。
16.將下面一段文字(畫線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1)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答(1)
(2)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