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在學習了傳統發酵技術后,某同學利用新鮮的葡萄汁來嘗試制作果酒和果醋,選用了如下圖所示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裝置,若用于制作果酒,裝置中有兩處不妥,請改正:① ②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時,充氣口的使用方法是 。
(3)排氣管用彎曲細長的玻璃管或彎曲的長膠管與瓶身相連,原因是 。
(4)出料口的作用是 。
(5)接種醋酸菌,需升高溫度到 ℃,并且需要通氣,這是因為醋酸菌為 。與醋酸菌相比較,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特點是 。
(15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2分)
(1)該裝置錯誤有兩點:充氣口應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出氣口管口應在液面上方離液面一段距離。
(2)在制作果酒時,充氣口應該密封,否則外界氣體會通過充氣口進入瓶內,影響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即影響酒精產量,在制作果醋時,充氣口應接氣泵,不斷充入空氣。
(3)既能防止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發酵液,又能使瓶內氣體順利排出。
(4)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發酵過程中需定時檢測發酵產物的濃度及菌體數量,還可用來排出廢料。
(5)30~35 好氧型細菌 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1分)
【解析】
試題分析:(1)該裝置中充氣口應插入液面下,而出氣口應在液面上方離液面一段距離,故錯誤是充氣口應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出氣口管口應在液面上方離液面一段距離。
(2)果酒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所以充氣口應該密封。而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充氣口應接氣泵,不斷充入空氣。
(3)排氣管用彎曲細長的玻璃管或彎曲的長膠管與瓶身相連,是因為這樣既能防止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發酵液,又能使瓶內氣體順利排出。
(4)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發酵過程中需定時檢測發酵產物的濃度及菌體數量,還可用來排出廢料。
(5)醋酸菌最適溫度為35℃,故制作果醋時需要將溫度升高到30-35℃,且需要一直通入氧氣,這是因為醋酸菌是好氧型細菌,必須有充足的氧氣才能正常存活。醋酸菌是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酵母菌最大的結構特點是酵母菌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考點:本題考查果酒果醋發酵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和對圖形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理解和運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規律不適用于伴性遺傳
B.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這是孟德爾遺傳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
C.孟德爾遺傳定律普遍適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藍藻等各種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D.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種表現型和4種基因型且比例均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人體對體溫與水平衡的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⑤是由下丘腦神經細胞產生的
B.當受到寒冷刺激時,①②③④過程均會加強
C.由圖可知人體對體溫與水平衡的調節主要是體液調節的結果
D.③與④分泌增多,從而促進骨骼肌與內臟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邛崍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問題:
(1)研究發現,某果蠅中,與正常酶1比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兩個突變位點,如下圖: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數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頭表示突變的位點
據圖推測,酶1氨基酸序列a、b兩處的突變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的結果,其中a處是發生堿基對的 導致的,b處是發生堿基對的 導致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失活酶1的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正常酶1,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翻譯過程 。
(2)果蠅的眼色遺傳中,要產生色素必須含有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 A,且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B和b分別會使眼色呈紫色和紅色(紫色對紅色為顯性)。果蠅不能產生色素時眼色為白色。現將純合白眼雄果蠅和純合紅眼雌果蠅雜交,后代中有紫色個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F1中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 __ ,F1中雄果蠅的表現型為________。讓F1 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紫眼∶紅眼∶ 白眼比例為________ 。F2代中紅眼個體的基因型有 種。
②請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從親本或 F1 中選用個體以探究 F2 中白眼雌蠅的基因型:
第一步:讓白眼雌蠅與基因型為________ 的雄蠅交配;第二步: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現型。預期結果和結論之一是如果子代_______ ,則F2中白眼雌蠅的基因 型為aaXBXb;
(3)玉米籽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有基因型為Ttt的黃色籽粒植株B,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二。
若植株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的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______ _ ,其中得到的染色體異常植株占的比例為: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邛崍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為細胞分裂的幾種模式圖及其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在分裂過程中的變化。則下列敘述中有幾項正確
①甲圖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對應丁圖的CD段
②乙圖是有絲分裂中期,正常情況下,乙圖與丙圖不可能來自同一種生物
③丙圖可能是雌配子,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對應丁圖的BC段
④乙圖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丙圖細胞發育成的個體是單倍體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三第六次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美洲某種臭蟲以當地無患子科植物的氣球狀蔓生果為食,臭蟲需要用鋒利的喙刺穿果實,據統計喙長如圖1所示;1920年,有人從亞洲引進平底金蘇雨樹,其果實的果皮比較薄,據統計到2010年以它為食的臭蟲的喙長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平底金蘇雨樹與臭蟲間發生了共同進化
B.平底金蘇雨樹與當地植物存在競爭關系
C.臭蟲體內控制喙長度的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早于引進平底金蘇雨樹
D.生活在無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蘇雨樹上的臭蟲間形成了地理隔離因而是兩個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某實驗室意外獲得一種不能自主合成核苷酸的真核突變細胞,必須從培養基中獲取。為了驗證DNA復制的原料到底是脫氧核苷酸還是核糖核苷酸,現提供如下實驗方案請補充。
(1)原理: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其基本組成單位是 ;RNA主要分布在 ,其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 。
材料:突變細胞,基本培養基,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14C-脫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測儀。
(2)步驟:第一步:配置等量基本培養基,分為A組、B組。
第二步: 。
第三步:分別接種等量的突變細胞,相同且適宜條件培養,一段時間后,分別選取其子代細胞檢測放射性。
第四步:A組放射性主要出現在細胞核,B組放射性主要出現在細胞質。
(3)實驗分析并回答,A組和B組子代細胞實驗結果出現差異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和細胞質中信使RNA含量變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細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區細胞
B.本實驗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標記法
C.細胞中一條染色體(質)上有2個DNA分子的時期是d和e
D.在分裂前期中心體復制形成4個中心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下圖表示人體神經-體液-免疫相互調節的關系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神經-體液調節途徑涉及的主要結構是 、腎上腺、甲狀腺和性腺。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過程存在分級調節過程,當內環境中的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會通過 調節維持相關激素的水平的穩定。
(2)巨噬細胞可參與 免疫,T細胞可參與的特異性免疫是 。
(3)圖示表明,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髓和 ,與圖示有關的神經—體液—免疫網絡調節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除了圖中列舉的類型外,還有兩類有代表性的物質是神經遞質和 。
(4)免疫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作用于神經細胞并產生興奮,在此發生的信號轉換過程是 。
(5)調查表明,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疲勞綜合征甚至過勞死等病癥,正在威脅著知識分子的健康和生命。據圖分析,過度疲勞可使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