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是: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終形成植物體.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植物組織培養需要離體培養、無菌條件,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一定的營養條件、維持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光照條件等.
2、不同生物目的基因導入的方法不同,每種方法都有利有弊.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該方法比較經濟有效,還有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大腸桿菌細胞最常用的轉化方法就是用鈣離子處理細胞,使細胞的生理狀態發生改變,完成轉化過程.
3、農桿菌轉化法的轉化過程:目的基因插人Ti質粒的T-DNA上→轉入農桿菌→導入植物細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目的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穩定維持和表達.
解答 解:(1)將目的基因導致植物細胞最常用的方法為農桿菌轉化法.若要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抗病毒的馬鈴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將病毒復制酶基因插入到農桿菌
中的Ti質粒的T-DNA上,構建出基因表達載體后,將其導入到馬鈴薯體細胞中,篩選出成功轉化的馬鈴薯體細胞后,再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形成完整植株.馬鈴薯的分生區附近(或莖尖)含病毒極少或無病毒,因此可將此結構經人工培養獲得脫毒苗.
(2)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環境安全三個方面.
(3)與傳統的工程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等特點.保證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性原理.
(4)胚胎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故答案為:
(1)農桿菌 T-DNA 基因表達載體 植物組織培養 分生區附近(或莖尖)
(2)食物安全
(3)可持續 整體性
(4)早期胚胎 體外受精
點評 本題以材料為載體,考查了基因工程、生態工程以及胚胎工程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識記生態工程的優點和運用的相應原理,識記胚胎移植的概念等,再結合題意準確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于1、小于1 等于1、大于1 | B. | 等于1、大于1 等于1、小于1 | ||
C. | 小于1、小于1 等于1、等于1 | D. | 等于1、等于1 等于1、大于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實驗選項 | 實驗條件 | 加入的反應物 | 上清液 | 沉淀物 | 勻漿 |
A | 充入O2 | 等量的葡萄糖 | 無CO2 | 無CO2 | 有CO2 |
B | 密閉 | 等量的葡萄糖 | 有CO2 | 有CO2 | 無CO2 |
C | 充入O2 | 等量的丙酮酸 | 無CO2 | 有CO2 | 無CO2 |
D | 密閉 | 等量的丙酮酸 | 有CO2 | 無CO2 | 有C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①②都表示易位,發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 | |
B. | 圖③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 |
C. | 圖④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 | |
D. | 圖中4種變異能夠遺傳的是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邯鄲校級月考)如圖曲線表示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人類的遺傳病中,患者的體細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在單基因遺傳病中,體細胞中含有某致病基因后,個體就會發病
C.多基因遺傳病的顯著特點是成年人發病風險顯著增加
D.因為大多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致死的,發病率在出生后明顯低于胎兒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