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同化能量 | 1.1×108 | 2×107 | 1.4×109 | 9×107 | 3.4×106 |
分析 分析圖1:A表示攝入能,B表示同化能,C表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個營養級的能量.
分析圖2:圖2是種群乙10年內種群數量變化的情況,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上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1-4年,λ>1種群數量不斷增加;4-8年,λ<1,種群數量不斷減少,8-10年,λ>1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解答 解:(1)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且能量傳遞效率是10%~20%.結合表中數據可知,丙是第一營養級,甲和丁都處于第二營養級,乙處于第三營養級,戊處于第四營養級.因此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為:,所以有2條食物鏈.
(2)種群乙是該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的第三營養級;若甲的數量減少,乙的食物來源還有丁,因此戊的數量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3)圖1表示有關種群乙的能量變化,其中②表示乙的同化量=2×109;C表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圖2中a、e兩點時λ>1,種群數量增加;c、d兩點時λ<1,種群減少;b點時λ=1,種群數量保持穩定,因此,c、d兩點的種群年齡組成是衰退型.
(5)乙種群中雌雄個體通過氣味相互識別,這種氣味是某種化學物質散發出來的,屬于化學信息,這說明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6)一塊棄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后,其物種豐富度增加,抵抗力穩定性增強,恢復力穩定性將降低.
故答案為:
(1)2
(2)三 不會
(3)②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4)c、d
(5)信息傳遞
(6)下降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掌握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能根據能量傳遞效率進行相關計算;識記種群的特征,能結合圖表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腎小管與其周圍毛細血管之間水分的交換是通過滲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經腎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濃度明顯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終排出的尿液量將會
A.不變 B.減少 C.增加 D.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化合物為四肽 | |
B. | 合成該化合物至少需要3種tRNA | |
C. | 該多肽鏈在形成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54 | |
D. | 用等量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均勻后加入該化合物中,呈現紫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分子是以4種脫氧核苷酸為單位連接而成的長鏈,這4種脫氧核苷酸分別含有A、T、G、C4種堿基 | |
B. | 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圖譜 | |
C. | 查哥夫提供的“腺嘌呤的量總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鳥嘌呤的量總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 |
D. | 孟德爾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等級 | a級 | b級 | C級 | d級 | e級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lOO | 100<h≤300 | h>300 |
數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稻的糯性、無子西瓜、黃圓豌豆×綠皺豌豆→綠圓豌豆,這些新品種中變異的來源依次是
A.環境改變、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
B.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
C.基因突變、環境改變、基因重組
D.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①表示易位 | |
B. | 圖②表示交叉互換 | |
C. | 圖③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 |
D. | 圖④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脂質 | |
B. | 皮膚、黏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 |
C. | 艾滋病病毒只破壞人體B細胞 | |
D. | 免疫系統具有防衛、監控和清除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