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DNA的比值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之后的細胞只有2個染色體組 |
B.ab段染色體數目加倍 |
C.a之前的細胞沒有mRNA的合成 |
D.bc段可能出現基因重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真核細胞中,核孔復合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下列物質經核孔復合體向細胞質方向運輸的是
A.DNA | B.DNA連接酶 | C.轉運RNA | D.RNA聚合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下圖曲線表示下列選項中相關量的關系時,敘述不正確的是
A.酶的活性與溫度的關系:大于a溫度該酶的空間結構可能受到破壞 |
B.種群數量增長速率與時間的關系:b時刻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生長素對芽的促進作用與濃度的關系:b濃度生長素對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
D.人感染天花病毒后,血液中抗體含量與時間的關系:b時刻后機體仍具有相應的免疫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
B.B淋巴細胞經HT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抗原結合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B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體內的吞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為了探究神經系統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選取體征相同以及對飼喂信號(鈴聲)反應一致的空腹實驗狗,進行的操作及實驗結果記錄如下表及右圖:
編號 | 實驗措施 | 結果 |
① | 不處理 | a曲線 |
② | 給予飼喂信號后飼喂食物 | X |
③ | 給予飼喂信號不飼喂食物(假飼) | e曲線 |
④ | 注射胰島素溶液 | b曲線 |
⑤ | 注射葡萄糖溶液 | 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給小鼠喂養某種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了來自該食物的微小RNA,這種RNA雖然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它可以與小鼠Lin-4基因產生的mRNA結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終引起機體患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微小RNA與小鼠mRNA的結合需借助細胞內DNA連接酶的作用 |
B.微小RNA不能編碼蛋白質,很可能是因為它缺乏啟動子 |
C.Lin-4基因所產生的mRNA在細胞中的功能是產生某種酶 |
D.微小RNA是通過阻止Lin-4基因的翻譯過程來抑制該基因的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給某種細胞施予呼吸抑制劑后,該細胞對某物質的吸收速度與細胞膜外該
物質濃度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這種物質進入該細胞的方式與O2進入該細胞的方式相同 |
B.該細胞吸收這種物質與ATP和ADP的相互轉化無直接關系 |
C.該物質不能直接穿過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間隙 |
D.該細胞對這種物質的吸收速度與核糖體的功能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點表示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
C.環境條件發生變化使得該種群產生了適應性變異 |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