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
B.B淋巴細胞經HT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抗原結合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B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體內的吞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植物體細胞雜交是利用不同物種的兩個體細胞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的過程。該過程是指
A.不同植物的精子與卵細胞的融合 |
B.不同植物的原生質體的融合 |
C.完整的兩個植物體細胞的融合 |
D.植物花粉細胞的兩兩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兩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別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內,如圖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條件下,測得一晝夜中植物氧氣釋放速率分別如圖丙丁曲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線下降的原因相同 |
B.e點時,氣孔關閉導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
C.一晝夜中,裝置乙的植物積累的有機物多 |
D.14點時,裝置甲的植物葉綠體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過程中,不需要“漂洗或沖洗”實驗步驟的是
A.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
B.用顯微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
C.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 |
D.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為空氣污染指數的重要指標。下列有關PM2.5的推測不合理的是
A.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還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 |
B.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
C.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不在大腦皮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DNA的比值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之后的細胞只有2個染色體組 |
B.ab段染色體數目加倍 |
C.a之前的細胞沒有mRNA的合成 |
D.bc段可能出現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只發生在DNA復制的過程中 |
B.染色體變異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
C.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只適用于核基因 |
D.只有存在異常基因時才能表現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細胞與細胞之間可以通過信號物質進行信息傳遞(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信號物質是神經遞質,當作用于突觸后膜后使下一個神經細胞興奮 |
B.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作為信號物質可作用于B細胞,可促使其增殖、分化 |
C.信號物質的受體有的分布于細胞膜上,說明細胞膜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作用 |
D.若信號物質是甲狀腺激素,則靶細胞可以是肌肉細胞、垂體和下丘腦等多種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長旺盛的菠菜葉肉細胞與衰老的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下列各項不存在差異的是( )
A.線粒體的數量 | B.核內DNA分子的含量 |
C.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之比 | D.mRNA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