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只發生在DNA復制的過程中 |
B.染色體變異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
C.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只適用于核基因 |
D.只有存在異常基因時才能表現遺傳病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學原理是其主要理論基礎 |
B.實現了對能量和物質的循環多級利用 |
C.實現廢物資源化,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
D.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人的細胞中RNA的合成主要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 |
B.將根尖分生區細胞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細胞會永遠停止分裂 |
C.能進行蛋白質合成的細胞都具有核糖體 |
D.藍藻可以利用CO2在葉綠體中合成有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
B.B淋巴細胞經HT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抗原結合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B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體內的吞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為空氣污染指數的重要指標。下列有關PM2.5的推測不合理的是( )
A.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還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 |
B.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
C.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一定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不在大腦皮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給小鼠喂養某種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了來自該食物的微小RNA,這種RNA雖然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它可以與小鼠Lin-4基因產生的mRNA結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終引起機體患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微小RNA與小鼠mRNA的結合需借助細胞內DNA連接酶的作用 |
B.微小RNA不能編碼蛋白質,很可能是因為它缺乏啟動子 |
C.Lin-4基因所產生的mRNA在細胞中的功能是產生某種酶 |
D.微小RNA是通過阻止Lin-4基因的翻譯過程來抑制該基因的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甲和圖乙分別代表細胞中某一生理過程,圖丙和圖丁分別代表某種物質的局部結構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甲圖代表的過程與⑤形成有關,則A物質是通過乙圖過程合成的 |
B.乙圖和丙圖中的①②③含義不同,乙圖和丁圖中的④含義也不同 |
C.丙圖中的虛線所示化學鍵不會出現在乙圖的③中,因為圖示丙是雙鏈 |
D.如果用35S標記某種氨基酸,35S會出現在丁圖中④所對應的結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
B.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C.精耕稻田和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 |
D.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A.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
B.隨著生產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加大 |
C.人口的過度增長會造成資源枯竭,環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穩態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