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旺盛的菠菜葉肉細胞與衰老的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下列各項不存在差異的是( )
A.線粒體的數量 | B.核內DNA分子的含量 |
C.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之比 | D.mRNA的含量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
B.B淋巴細胞經HT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抗原結合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B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體內的吞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
B.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C.精耕稻田和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 |
D.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棄耕的農田經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過程中 ( )
A.演替過程屬于初生演替 | B.群落的結構逐漸復雜化 |
C.群落優勢種無明顯變化 | D.森林形成后苔蘚會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蛙的神經元內、外Na+濃度分別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轉變為內正外負過程中有Na+流入細胞,膜電位恢復過程中有Na+排出細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Na+流入是被動運輸、排出是主動運輸 |
B.Na+流入是主動運輸、排出是主動運輸 |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動運輸 |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動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點表示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
C.環境條件發生變化使得該種群產生了適應性變異 |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A.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
B.隨著生產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加大 |
C.人口的過度增長會造成資源枯竭,環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穩態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對相對性狀,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別與非凸耳油菜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凸耳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
B.甲、乙、丙均為純合子 |
C.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2均表現為凸耳 |
D.乙和丙雜交得到的F2表現型及比例為凸耳:非凸耳=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面有關ATP和ADP的描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連續脫下3個Pi,釋放大量能量 |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個Pi,儲存能量 |
C.ATP和ADP的相互轉化都需要酶的參與 |
D.ATP與ADP轉化是可逆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