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圖中甲是無機環境、乙是生產者、丙代表各級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⑦為生產者的呼吸作用,⑨為消費者的呼吸作用,10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 解:(1)從題目圖中找到突破口,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成分,碳在甲和乙之間雙向傳遞,所以甲乙為無機環境和生產者,而乙傳遞到丙,所以甲為無機環境,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丁為分解者.碳在生物群落中傳遞形式為含碳有機物,圖中有一處箭頭是不該出現的,它是①,生產者不能利用養殖場污水中有機物.
(2)A是以乙為食物的植食性動物,屬于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BD均以A為食物,構成競爭關系,而D也以B為食物,所以BD也存在捕食關系.若B生物滅絕,D一方面減少了競爭者,另一方面,從A到B再到D這條食物鏈與直接從A到D相比較,在相同的生產者提供的情況下,后者獲得的能量更多,所以短時間內D的數量增加.
(3)群落的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4)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中的有機物中化學能.這種人工濕地中將污水中有機物重新被利用,生態系統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實地調查中發現,該濕地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其群落生態位的變化趨勢是多樣性增加,隨之其營養結構趨于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其群落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
故答案為:
(1)分解者 有機物 ①
(2)二 競爭和捕食 增多
(3)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4)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中的有機物 對能量的多級利用
(5)次生 抵抗力
點評 本題以濕地生態系統為載體考查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群落的演替和分解者作用;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的胚胎發育過程,細胞代謝旺盛,沒有細胞凋亡 | |
B. | 細胞凋亡是正常生理性的、主動性的細胞死亡 | |
C. | 花瓣的自然凋落屬于細胞凋亡 | |
D. | 細胞凋亡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細胞器是溶酶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定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細胞可使參與細胞周期調控的蛋白質CDK1失活,并使cyclinB積聚.CDK1是細胞由DNA復制后進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則是進入分裂期的必要條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細胞核DNA處于如圖所示的
A.Ⅰ階段 B.Ⅱ階段 C.Ⅲ階段 D.Ⅳ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時,需要適宜的溫度、營養、氧氣和pH | |
B. | 外植體的種類、年齡、保存時間的長短能影響植物組織培養的結果 | |
C. | 不同植物進行組織培養時,所需的溫度有所不同 | |
D. | 由外植體形成幼苗的過程中,培養基中有機物的總量先減少后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缺少甲狀腺激素的牛,其雙親可以是正常的 | |
B. | 雙親中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現正常個體 | |
C. | 甲狀腺正常的個體,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 |
D. | 甲狀腺有缺陷的個體,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工投放的飼料是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魚類的主要食物 | |
B. | 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 | |
C. | 輸入該濕地生態系統的能量是養殖場污水中有機物的能量 | |
D. | 該濕地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其群落發生初生演替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