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棉蚜與棉花的種間關系是寄生 | |
B. | 調查棉蚜種群數量最好采用標志重捕法 | |
C. | 調查期間種群蚜種數量的增長曲線呈J型 | |
D. | 長期使用農藥防治棉蚜,會使棉蚜種群的抗藥基因頻率減小 |
分析 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有: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
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個體調查種群密度時適宜用標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式常用的是樣方法.
解答 解:A、棉蚜以吸收棉花汁液為食,所以棉蚜與棉花的種間關系是寄生,A正確;
B、由于棉蚜個體小,運動范圍小,所以調查棉蚜種群數量最好采用樣方法,B錯誤;
C、棉蚜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S型,C錯誤;
D、長期使用農藥防治棉蚜,抗藥基因才能保存下來,會使抗藥基因頻率增大,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種間關系和種群相關內容,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運用所學相關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總體的衰老導致個體的衰老,但細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機體的衰老 | |
B. | 體內正常細胞的壽命受分裂次數的限制,細胞增殖受環境影響 | |
C. | 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胞全能性的實現與分化無關 | |
D. | 不分化與去分化都可能產生癌細胞,促進細胞凋亡可以治療癌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末考試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檢測還原糖所用的試劑是( )
A. 碘液 B. 蘇丹Ⅲ染液 C. 斐林試劑 D. 雙縮脲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末考試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使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裝片時,如果將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看到視野內的情況是( )
A.細胞數目變少,物像變大 B.細胞數目變少,物像變小
C.細胞數目變多,物像變大 D.細胞數目變多,物像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為使馬鈴薯塊莖提早發芽,可以外施赤霉素 | |
B. | 為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可以外施脫落酸 | |
C. | 外施赤霉素后,馬鈴薯塊莖從開始發芽到最大發芽率所需的時間更短 | |
D. | 對照組馬鈴薯塊莖中赤霉素含量與脫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時大于實驗開始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如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A.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在進行DNA復制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B
B.減數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1與3或1與4或2與3或2與4之間發生自由組合
C.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之1與3或1與4或2與3或2與4之間發生交叉互換
D.減數第二次分裂時,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1與2或3與4之間彼此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命科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處理細胞有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染色
B.檢測酵母菌培養過程中是否產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C.關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操作用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D.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制作臨時裝片時需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輕壓使細胞分散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