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概念: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法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
(2)適用范圍:植物種群密度,昆蟲卵的密度,蚜蟲、跳蝻的密度等.
(3)常用取樣:
①五點取樣法②等距取樣法.
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最高營養級的消費者.生產者是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是第二營養級,初級消費者,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是第三營養級,次級消費者,以此類推.
3、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關系:抵抗力穩定性的大小取決于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的多少和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而恢復力穩定性則是生態系統被破壞后恢復原狀的能力,恢復力穩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穩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解答 解:(1)采樣點的選擇可以黃河人海口為圓心,用等距取樣法取樣,取樣時的水深及取樣時間應相同.
(2)浮游動物用濾網采集后,用福爾馬林固定,對微小個體可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如果兩組檢查數據誤差較大,應采取的方法是應增加觀察的組數或混勻后再取樣觀察.
(3)對14個采樣點的分析發現,l號和13號離黃河人海口距離相等,且地理環境條件相似,但物種豐富度卻大不相同,推測其可能的原因是13號采樣點受污染嚴重.
(4)浮游植物是生產者屬于第一營養級,以浮游植物為食的浮游動物位于第二營養級,其數量的減少導致食浮游動物的魚類的數量也減少,食浮游動物的魚類的減少又有利于浮游動物的繁殖,這一調節過程稱為(負)反饋調節.
故答案為:
(1)等距取樣 相同
(2)應增加觀察的組數或混勻后再取樣觀察
(3)13號采樣點受污染嚴重
(4)二 (負)反饋調節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穩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棉蚜與棉花的種間關系是寄生 | |
B. | 調查棉蚜種群數量最好采用標志重捕法 | |
C. | 調查期間種群蚜種數量的增長曲線呈J型 | |
D. | 長期使用農藥防治棉蚜,會使棉蚜種群的抗藥基因頻率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癌細胞在條件適宜時可以無限增殖
B.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結構有明顯差別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染色體誘發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生異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人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A.精子 B.卵細胞 C.口腔上皮細胞 D.極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型為Aa的雌性動物,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基因AA、Aa、aa的分開發生在
①卵原細胞形成初級卵母細胞的過程中
②初級卵母細胞形成次級卵母細胞的過程中
③次級卵母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
④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子細胞的過程中
A.①②③ B.③④② C.④②④ D.③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中有4條染色體 | |
B. | ①和③是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的兩條染色體 | |
C. | 該圖為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 | |
D. | 圖中有4個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
B. | 遷入、遷出不會造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 |
C. |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對象、 | |
D. | 從根本上講,若沒有突變,進化將不可能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