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礦質元素的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實驗的設計要遵循單一變量和對照性原則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故其他實驗組均需采取自變量不同的措施,甲組為自然狀態下的實驗,為對照組.
解答 解:(1)鉀離子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ATP.甲裝置中通入空氣,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氧氣,并且根細胞中從葉肉細胞運來的有機物,根細胞通過有氧呼吸產生大量的ATP,持續對鉀離子的吸收,鉀離子的濃度最低.
(2)丁裝置中沒有氧氣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并且有機物的量也是一定量的,所以產生的能量最少,鉀離子的剩余量最多.
(3)礦質元素的吸收值主動運輸,要得出這樣的結論根據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甲和乙形成對照實驗,丙和丁形成對照實驗,區別就是有氧呼吸通過大量的能量,無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少.
(4)甲和丙的變量是地上有綠葉,乙和丁的變量是地上有綠葉,綠葉的作用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根提供能源物質.
故答案為:
(1)D
(2)B
(3)主動轉運 甲、乙
(4)能源物質 甲、丙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運輸方式等相關知識及相關的實驗設計,更側重利用相關的知識點為載體考查實驗能力以及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亞馬遜河谷的熱帶雨林 | |
B. | 大興安嶺的紅松林 | |
C. | 無菌培養基污染后長出的共生菌落 | |
D. | 無菌培養基上接種后長出的大腸桿菌菌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蛋白可能在細胞間信息傳遞中具有重要作用 | |
B. | 皮膚癌細胞中粘連蛋白基因表達受抑制 | |
C. | 指導該蛋白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核苷酸數為3m對 | |
D. | A鏈和B鏈是由該基因的兩條鏈分別作為模板鏈控制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同種類的蛇毒可被具有不同類型受體的B細胞特異性識別 | |
B. | 被毒蛇咬后通過注射特異的抗蛇毒血清治療,屬于被動免疫 | |
C. | 抗蛇毒血清能特異性的使蛇毒失去毒害作用,但并不分解蛇毒 | |
D. | 一種蛇毒只含一種蛋白質,因此一種抗蛇毒血清只含一種抗體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 |
B. | 細胞膜上的蛋白與物質主動運輸有關 | |
C. | 細胞溶膠不能為細胞代謝提供ATP | |
D. | 細胞若失去結構的完整性將大大縮短其壽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由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 |
B. | 入冬過程中,植物自由水的比例降低 | |
C. | 沙漠植物的自由水比例較水生植物的低 | |
D. | 嬰兒體內的自由水比例較老人的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高倍物鏡之前,需在低倍物鏡下找到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 |
B. | 低倍物鏡轉換成高倍物鏡的方法是上移鏡筒后轉動轉換器 | |
C. | 轉換成高倍物鏡后,視野變小,亮度變暗 | |
D. | 轉換成高倍物鏡后發現物象模糊,此時應該調節細準焦螺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肽鍵 | B. | 游離的氨基 | C. | 游離的羧基 | D. | R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興趣小組對某池塘及其周圍荒地的種群和群落等進行調查,得到如下相關信息,請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屬于 ,池塘中的植物在水體中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導致植物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
(2)該興趣小組要調查該區域群落的豐富度,對不認識的動植物可記為“待鑒定××”,并記錄它們的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池塘周圍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兩種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員將兩種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種,對收獲的種子進行分析,計算出不同種植比率下收獲種子的比率,結果如下表:
種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獲種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種植比率種植,以后每年將獲得的全部種子再混種下去,這樣連續種植10年,下列選項中最可能的結果是 。
A.甲占優勢
B.乙占優勢
C.兩者優勢大致相當
D.不能確定
(3)為了滿足糧食需求,人們將荒地開墾為農田,這樣的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