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B基因頻率為50% | |
B. | 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第一代中BB、Bb和bb的數(shù)量比為1:2:1 | |
C. | 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Bb和bb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B基因純合致死 | |
D. | 若C項解釋成立,再隨機交配兩代,第三代中Bb和bb基因型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應為1:1 |
分析 1、由題意知,該果蠅種群只有一種基因型Aa,因此A的基因頻率與a的基因頻率相等,都是50%,該種群果蠅自由交配與自交的遺傳圖解相同,后代基因型頻率是BB:Bb:bb=1:2:1;
2、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時,由題意判斷致死的基因型,然后寫出子一代存活的基因型及比例關系,并根據(jù)分離定律寫出子一代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關系,進而寫出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結合純合致死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由題干可知,該種群中的基因型只有Bb,因此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時,該果蠅種群中B基因頻率為50%,A正確;
B、該種群中的基因型只有Bb,故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第一代中BB、Bb和bb的數(shù)量比為1:2:1,B正確;
C、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第一代中只有Bb和bb兩種基因型,說明基因B純合致死,且比例為2:1,C正確;
D、若基因B純合致死,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第一代中只有Bb和bb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第一代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2,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產(chǎn)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4:4,其中AA顯性純合致死,因此Bb:bb=1:1;第二代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3,第二代隨機交配,產(chǎn)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6:9,其中AA顯性純合致死,因此Bb:bb=2:3,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基因分離定律和實質和應用,隨機交配與自交遺傳概率計算的不同點,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應用相關知識綜合解答問題的能力,有一定難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鑒定待測樣液中的還原糖時,先加NaOH溶液,振蕩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C.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使用過氧化氫酶不能得到預期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消費者和分解者能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 | |
B. | 物質循環(huán)是指各種化學元素不斷從生產(chǎn)者進入分解者,又從分解者回到生產(chǎn)者的循環(huán)過程 | |
C. | 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有利于碳循環(huán) | |
D.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蛋白酶不能破壞該生物細胞的最外層結構 | |
B. | 圖中甲細胞內(nèi)染色單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相等 | |
C. | 圖中乙狀態(tài)的細胞較多,原因是該細胞所處時期占細胞周期比例較大 | |
D. | 圖中細胞應該是未分化的細胞,其全能性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變形蟲的細胞膜向外延伸 | B. | 線粒體的嵴 | ||
C. | 胰腺細胞的內(nèi)質網(wǎng) | D. | 葉綠體的基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處理 | 培養(yǎng) |
A組 | 去掉嫩葉,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 24h后取出枝條,用清水洗凈,插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杯外包上黑紙避光,觀察枝條生根情況 |
B組 | 不去掉嫩葉,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 |
C組 | 不去掉嫩葉,浸于清水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