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編碼跨膜蛋白的基因發生堿基對的缺失 | |
B. | 跨膜蛋白的結構異常影響了Cl-的跨膜運輸 | |
C. | 說明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 |
D. | 可通過檢測染色體結構來確定是否患有該遺傳病 |
分析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mRNA的密碼子發生改變,進而使翻譯形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改變,最終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①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細胞代謝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②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解答 解:A、囊性纖維病患者支氣管壁細胞膜的跨膜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是由于基因中相應部位缺失3個堿基對引起的,A正確;
B、膜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蛋白質結構異常,導致功能異常,影響了Cl-的跨膜運輸,B正確;
C、該實例說明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C正確;
D、該變異是基因突變,不能通過觀察染色體的結構進行判斷,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突變的概念及對生物性狀的影響,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不同點,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在細胞內外均可起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 |
B. | 無氧條件下,無氧呼吸是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唯一來源 | |
C. | 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ATP的作用沒有專一性 | |
D. | ATP的合成和分解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和釋放不需要ATP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狒狒種群通過種間競爭建立了等級制度 | |
B. | 狒狒種群內個體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 |
C. | “首領”優先享有配偶有利于優良基因的傳遞 | |
D. | 戰斗較量對戰敗個體不利,對種群的延續有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 |
B. | 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 | |
C. | 受抗原刺激后核糖體能合成抗體 | |
D. | 抗體的分泌依次經過高爾基體、內質網和細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