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基因型為AA的二倍體水稻根尖中,發現一個如下圖所示的細胞(圖中I、II表示該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其它染色體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其親代產生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 |
B.該細胞一定發生了染色體變異,一定沒有發生基因自由組合 |
C.該細胞產生的各項變異均可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進行觀察 |
D.該細胞的變異均為可遺傳變異,都可通過有性生殖傳給后代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植物體內,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乙烯的作用下,生長素的合成減少 |
B.若沒有生長素,植物體內無法合成乙烯 |
C.生長素可在轉錄水平上影響乙烯的生成速率 |
D.生長素和乙烯在促進菠蘿開花方面起協同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桑園引入暴獵蝽后,桑毛蟲和暴獵蝽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引入暴獵蝽后,桑毛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減小 |
B.暴獵蝽與桑毛蟲之間為競爭關系 |
C.c點時,食物限制了暴獵蝽的數量增長 |
D.b點時,暴獵蝽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植物開花與某些激素有關。1937年,俄國學者提出了“成花素一假說,認為植物葉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經過遠程運輸到達芽的頂端,誘導花器官的形成。1970年后,人們才檢測到成花素的化學本質是一種叫做FT的蛋白質。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利用斐林試劑對成花素的化學本質進行鑒定 |
B.同位素標記法可獲得成花素合成和運輸途徑的直接證據 |
C.葉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這一過程體現了物理信息對生物的影響 |
D.能翻譯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個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表示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其他條件不變且比較適宜時,分別在光照強度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量的變化。試判斷c條件下,產生ATP的場所(下圖中)有( )
A.1、2、3 | B.2、3、4、5 | C.1、5 | D.1、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時間,用固定數量鳥網捕捉的方法,統計大山雀種群數量。連續10年內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曲線(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2—6年間大山雀種群的年齡組成都為衰退型 |
B.第4年的大山雀種群數量比開始時大 |
C.10年內,第6年的種群數量最小 |
D.第6-10年大山雀數量一直保持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圖甲裝置測量神經元膜電位,測得的膜電位變化如圖乙所示,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乙顯示的是膜內電位 |
B.鈉離子大量內流發生的cd段 |
C.a至b段為動作電位 |
D.將圖甲中刺激點移到X處,顯示的膜電位變化幅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