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 組別 | 未標記抗體 | 熒光標記抗體 |
實驗組 | iA | iiB |
對照組1 | iii無關抗體 | ivB |
對照組2 | 同ii | 同ii |
分析 分析圖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的水平.根據曲線圖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組.
分析圖2,表示單抗與病毒混合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根據柱形圖可知,單克隆抗體和病毒混合,加入單抗Ⅲ、Ⅴ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較低.
解答 解:(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2)據圖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組,故應選取甲的血液分離記憶B細胞用以制備單克隆抗體.
(3)據圖2可知,單克隆抗體和病毒混合,加入單抗Ⅲ、Ⅴ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兩種單抗是Ⅲ、Ⅴ.
(4)①為檢測兩種單抗(分別稱為A、B)與EV-GP結合的位點是否相同,設計實驗.注意實驗設計時要注意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實驗組加未標記抗體A和熒光標記抗體B,對照組1加未標記的無關抗體和熒光標記抗體B,對照組2加未標記抗體B和熒光標記抗體B.
②標記抗體已占據結合位點,當相同的熒光標記抗體在加入時已經沒有位點可結合,故對照組2的放射性最低.
(5)一個抗原的表面它不只有一個抗體結合位點,可能有多種,目的就是讓抗原最終和抗體結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細胞分解最后病就好了.因此三種思路,思路一:單獨或共同使用A、B進行治療;思路二:利用單抗制成靶向藥物;思路三:針對EV-GP與抗體結合位點的結構研制新型藥物.
故答案為:
(1)抗原 特異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i.B ii.A iii.無關抗體 iv.A
方案二:i.A ii.B iii.無關抗體 iv.B
②與對照組1基本相同,且明顯高于對照組2
(5)思路一:單獨或共同使用A、B進行治療
思路二:利用單抗制成靶向藥物
思路三:針對EV-GP與抗體結合位點的結構研制新型藥物
點評 本題以埃博拉病毒(EV)為素材,結合圖示和實驗,考查免疫調節和單克隆抗體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遼寧實驗分校高一10月階段測試生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過程中的順序中,正確的是
①顯微鏡下的重大發現(虎克——發明顯微鏡發現細胞)
②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施旺——《關于動植物的結構和一致性的顯微研究》
③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德國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④人體的解剖和觀察(比利時維薩里——《人體構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組成細胞的元素含量和種類完全相同 | |
B. | 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具有葉綠體 | |
C. | 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 | |
D. | 所有的細胞都以核糖體作為蛋白質的合成機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泌旺盛的漿細胞中不存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 | |
B. | 正常的免疫細胞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得不到表達 | |
C. | 白細胞的凋亡速率比紅細胞快,與白細胞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有關 | |
D. | T細胞在生長過程中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逐漸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腫瘤干細胞與癌細胞中基因的執行情況不同 | |
B. | 腫瘤干細胞的增殖及姜黃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 |
C. | 編碼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屬于原癌基因 | |
D. | 用ABCG2抑制劑與姜黃素聯合治療,可促進腫瘤干細胞凋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異常β珠蛋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 |
B. | 據圖判斷β地中海貧血癥是常染色體遺傳病 | |
C. | Ⅰ-1體細胞β珠蛋白基因的長度是4.4Kb和3.7Kb | |
D. | 若經羊水檢查發現Ⅱ-2體細胞β珠蛋白基因的長度只為3.7Kb,可考慮終止妊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 |
B. | HIV的高度變異性,致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 | |
C. | 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 | |
D. | HIV破壞免疫系統,機體無體液免疫應答,不能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