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 |
B. | HIV的高度變異性,致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 | |
C. | 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 | |
D. | HIV破壞免疫系統,機體無體液免疫應答,不能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 |
分析 關于“艾滋病”,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后,與人體的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最后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細菌、病毒的入侵,讓人死亡.
(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解答 解:A、HIV感染人群中多種免疫細胞損傷,導致免疫力下降,即對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確;
B、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具有特異性,而HIV具有高度變異性,導致抗體和記憶細胞不能識別HIV,從而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B正確;
C、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C正確;
D、HIV感染初期,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大量抗體,可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艾滋病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艾滋病的中文名稱、致病原理及傳播途徑,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抗體 組別 | 未標記抗體 | 熒光標記抗體 |
實驗組 | iA | iiB |
對照組1 | iii無關抗體 | ivB |
對照組2 | 同ii | 同i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因基因重組而導致子代發生性狀分離 | |
B. | 三倍體無籽西瓜不能產生種子,因此是不可遺傳變異 | |
C. | 在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變異 | |
D. | 基因結構的改變都屬于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Ⅱ3和Ⅱ6所患的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
B. | 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無來自父親的致病基因 | |
C. | 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2與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則子女患先天聾啞的概率為$\frac{1}{4}$ | |
D. | 若Ⅱ2與Ⅱ3生育了 1個先天聾啞女孩,該女孩的1條X染色體長臂缺失,則該X染色體來自母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還原糖、DNA的鑒定通常分別使用雙縮脲試劑,二苯胺試劑 | |
B. | 鑒定還原糖、蛋白質和DNA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 |
C. | 二苯胺試劑和用于配制斐林試劑的NaOH溶液都呈無色 | |
D. | 脂肪、蛋白質鑒定時分別可見橘黃色顆粒、磚紅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第一階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化合物或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細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質又含有核酸的結構
B.DNA、RNA被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有7種
C.核仁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D.洋蔥的根尖細胞中無葉綠體,但用根尖細胞可以培養出含葉綠體的植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 | B. | 75% | C. | 50% | D. | 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纖維素酶在仿舊中的作用機理與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機理相似 | |
B. | 在上述工藝中,為重復使用纖維素酶,可選用適當的包埋劑固定化酶 | |
C. | 在上述工藝中,通過調節溫度、酸堿度、處理時間可控制仿舊顏色的深淺 | |
D. | 纖維素酶催化葡萄糖殘基間磷酸二酯鍵的水解分解纖維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