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流程圖,其中甲和乙分別表示兩種二倍體植物細胞,所含有的染色體組分別是AA和BB。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①過程通常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作用,目的是獲得原生質體
B.過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為誘導劑,也可用電激或離心的方法
C.經(jīng)過②和③過程形成的c細胞只有AABB這一種類型
D.該過程的目的是獲得雜種細胞,優(yōu)點是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chǎn)人胰島素的操作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催化過程②的酶是逆轉錄酶,過程③④⑤利用PCR技術 |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篩選含重組DNA的受體細胞 |
C.催化過程⑦的DNA連接酶的作用是促使堿基之間形成氫鍵 |
D.⑨過程一般是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龍眼等果樹的嫩芽,造成果品減產(chǎn)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產(chǎn)在椿象的卵內,幼蟲取食椿象的卵液,長大后的小蜂鉆出卵殼,再次找到椿象重復上述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平腹小蜂可從椿象的卵液中獲取能量 |
B.荔枝椿象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次級消費者 |
C.平腹小蜂與荔枝椿象之間存在著反饋調節(jié) |
D.平腹小蜂可以減少荔枝椿象對荔枝的傷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細胞(基因型BbTt)進行實驗的流程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圖中②過程,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細胞器參與了③過程
B.該實驗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細胞的全能性、染色體變異、細胞增殖等
C.植株A、B為二倍體,發(fā)育起點不同,植株C屬于單倍體,其發(fā)育起點為配子
D.獲得植株B的育種方式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植株B純合的概率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小白鼠體細胞內的6號染色體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們編碼各自蛋白質的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P和基因Q轉錄時都以b鏈為模板合成mRNA |
B.若箭頭處的堿基突變?yōu)門,則對應反密碼子變?yōu)閁AG |
C.若基因P缺失,則引起的小鼠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 |
D.基因P的啟動子在該圖序列的左側,顯示序列屬外顯子部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鹽酸嗎啉胍(又名病毒靈,英文縮寫ABOB)能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的活
性,從而抑制病毒增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DNA病毒增殖時,DNA中的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會發(fā)生斷裂
B.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脫氧核糖核苷酸依次連接形成RNA
C.可通過向普通培養(yǎng)基中添加適量的ABOB試劑培養(yǎng)病毒,進而研究ABOB對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D.ABOB作用于基因表達的翻譯階段,從而抑制病毒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假設馬(2n=64)的毛長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長毛對短毛是顯性。某雜合體所有成熟的初級卵母細胞中共有16個控制毛長度的基因,共有a條染色體,則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后,最多能形成b個含控制短毛基因的卵細胞;這些卵細胞中含有c種核苷酸。下列有關a、b、c的說法,正確的是
A.64、4、5 | B.128、8、4 | C.256、8、4 | D.256、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栽培番茄含有來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蟲基因,它使番茄產(chǎn)生對根結線蟲(侵染番茄的根部)、長管蚜和煙粉虱三種害蟲的抗性。下列相關推論錯誤的是
①Mi-1抗蟲基因的產(chǎn)生是野生番茄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②長期種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結線蟲的數(shù)量會越來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長的長管蚜和煙粉虱種群基因頻率會發(fā)生變化
④三種害蟲與番茄之間的寄生關系促進了它們的協(xié)同進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