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 | |
B. | 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 | |
C. | 親本產生的雌雄配子進行隨機結合 | |
D. | 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 |
分析 1、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解釋:(1)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2)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3)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4)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2、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實現3:1的分離比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數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個體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間的顯隱性關系是完全的;觀察的子代樣本數目足夠多.
3、測交的定義是孟德爾在驗證自己對性狀分離現象的解釋是否正確時提出的,為了確定子一代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讓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就叫測交.在實踐中,測交往往用來鑒定某一顯性個體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類型及其比例.
解答 解:孟德爾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實驗是測交實驗,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證據是測交實驗的實驗現象.即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A、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是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A錯誤;
B、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是需要解釋的遺傳現象,B錯誤;
C、親本產生的雌雄配子進行隨機結合是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的保證,C錯誤;
D、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是測交后代的性狀表現,是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證據,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過程及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解釋;識記測交的概念及意義,明確測交可以用來鑒定某一顯性個體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類型及其比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⑤⑥ | B. | ①②④⑥ | C. | ①②④⑤⑥ | D. | 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一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a、b和c構成了化合物m。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c為腺嘌呤,則m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體和幽門螺桿菌體內的m都為4種
C.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m中的一種
D.b和c交替連接,構成遺傳物質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二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圖2表示在最適溫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與蔗糖溶液濃度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3模型能解釋酶的專一性,其中a代表蔗糖酶
B.如果溫度升高或降低5℃,f點都將下移
C.若將酶量增加一倍,g點保持不變
D.可用斐林試劑鑒定蔗糖酶是否催化分解了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