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圓褐固氮菌(原核生物)與酵母菌(真核生物),在結構上的主要差異為圓褐固氮菌無成形的細胞核.
圓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無氮培養條件下生長繁殖而酵母菌則不能;青霉素不影響酵母菌的生長繁殖,而會抑制圓褐固氮菌的生長繁殖.
解答 解:(1)將微生物進行分離一般采用選擇培養基.選擇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促進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圓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無氮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酵母菌則不能;青霉素不影響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長繁殖,而會抑制圓褐固氮菌的生長繁殖.根據這一原理可將兩種微生物分離開來.
(2)在微生物培養過程中的滅菌措施有:培養基和培養皿的高壓蒸氣滅菌、金屬用具的灼燒滅菌、接種過程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等.為獲得純度較高的圓褐固氮菌和酵母菌,可以用選擇培養基重復進行選擇培養.
故答案為:
(1)無氮 加青霉素 混合菌
(2)獲得純度較高的圓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培養基高壓蒸氣滅菌 接種環在酒精燈火焰上滅菌 接種過程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屬于考綱中識記、理解層次的要求,著重考查了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培養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生物體內,高度分化的細胞合成的蛋白質與分化前有所不同 | |
B. | 在生物體內,高度分化的細胞大多保留著分裂能力 | |
C. | 在生物體內,高度分化的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 | |
D. | 高度分化的細胞中,所有的基因都已經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A中Ⅰ、Ⅱ、Ⅲ細胞分別對應圖B中的i、d、m區段 | |
B. | -個細胞經過圖B曲線所示過程,最多可產生8個子細胞 | |
C. | 圖A中的三個細胞中均有同源染色體 | |
D. | 該哺乳動物為雌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備肝細胞懸浮液時先用剪刀剪碎肝組織,再用胃蛋白酶或者膠原蛋白酶處理 | |
B. | 肝細胞培養過程中通常在培養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細胞呼吸并調節pH | |
C. | 為了防止培養過程中雜菌的污染,可向培養液中加入適當種類和數量的激素 | |
D. | 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都不能發育成完整生物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 | |
B. | 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 | |
C. | 親本產生的雌雄配子進行隨機結合 | |
D. | 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含目的基因的表達載體導入動、植物細胞中都可以采用顯微注射技術 | |
B. | 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和分散動物細胞都可以用纖維素酶或胰蛋白酶 | |
C. | 誘導植物細胞原生質體的融合和動物細胞融合都可以用聚乙二醇促融 | |
D. | 胚胎工程中對雌性供體進行超數排卵處理和同期發情處理都可以用促性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一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使某細胞僅具有單純自由擴散的運輸方式,則處理該細胞膜的物質最可能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纖維素酶
D.生長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二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為某細胞的局部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不可能是植物細胞
B.DNA僅存在于結構6中
C.結構1由雙層磷脂分子圍成
D.結構3與HIV病毒的物質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