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中(原代培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傳代培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
2、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液,以清除代謝廢物.
(2)營養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
(3)溫度和PH.
(4)氣體環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液的PH).
解答 解:(1)骨髓瘤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能無限制增殖,將細胞在體外(體內))培養條件下不能增殖,已知甲細胞為骨髓瘤細胞,乙正常細胞為漿細胞.將數量相等的甲和乙分別置于培養瓶中培養,培養液及其它培養條件均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是甲增多,乙不增多.
(2)①對培養液和培養用具進行無菌處理,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換培養液,這些做法都有利于提供一個無菌無毒的培養環境,①正確;
②在使用合成培養基時,通常需加入血漿等天然成分,②正確;
③細胞體外培養的適宜溫度和動物體溫相近,哺乳動物動物多以36.5±0.5℃為宜,多數動物細胞生存的適宜pH為7.2-7.4,③錯誤;
④動物細胞培養所需的氣體主要有氧氣和二氧化碳,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二氧化碳主要維持培養液的PH.④錯誤;
⑤動物細胞培養,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⑤錯誤.
故選:①②.
(3)藥物試驗需要大量細胞,甲乙看來都不適合用于試藥,因為甲有部分基因已經發生了變異,藥物對甲的效果不一定與正常體細胞的效果相同,乙在體外培養不能增殖,不能得到大量細胞用于試藥.
(4)甲乙細胞融合,所獲雜交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具有既能增殖,又能產生專一抗體的特點.
(5)該實驗的目的是試驗一種抗腫瘤藥物Y對甲細胞生長的影響,因此自變量為是否加入Y,B組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等量無菌生理鹽水,則A組細胞培養液中應加入等量Y.已知基因X表達與肝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而基因X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步驟,抗癌藥物Y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基因X的轉錄過程,也可能是抑制其翻譯過程,因此通過分別檢測基因X在A、B兩組細胞中的mRNA或相關蛋白質合成水平的差異,可以確定Y的藥效.
(6)協調與平衡原理是指生物與環境的協調平衡應用修復技術治理鎘污染的土壤,可以進行植物修復.常選擇種植菊芋等耐鎘植物,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與平衡原理.
故答案為:
(1)甲增多、乙不增多(2)①②
(3)甲有部分基因已經發生變異,藥物對甲的效果不一定與對正常體細胞的效果相同;乙在體外培養不能增殖,不能得到大量細胞用于試藥
(4)既能增殖又能產生專一抗體(5)Y mRNA或蛋白質
(6)協調與平衡
點評 本題以藥物試驗為背景,考查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動物細胞培養、探究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及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識記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明確實驗的目的,理解實驗的原則,能結合轉錄和翻譯的過程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④、⑤、⑥所需的原料分別為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 |
B. | 圖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有3個通常發生在正常細胞中,有3個病毒的特殊傳遞,也有未知傳遞(可能不會發生) | |
C. | 以RNA為模板的RNA復制酶催化下合成RNA分子,這肯定了RNA向DNA逆轉錄的存在 | |
D. | 除過程①外,正常細胞的核內進行的另一個過程是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物X未影響淀粉酶的最適溫度 | |
B. | 曲線I作為該實驗的對照組 | |
C. | 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則曲線Ⅱ的頂點一定上移 | |
D. | 化合物X對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能完成反射活動 | |
B. | 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的濃度低于外側 | |
C. | 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的電位不一定是外負內正 | |
D. | 腦中的高級中樞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級中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圖中,細胞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因基因片段的交換而存在交叉現象 | |
B. | ![]() 圖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細胞兩極,導致染色體組加倍 | |
C. | ![]() 圖中,核膜重新形成,但染色體不再復制 | |
D. | ![]() 圖中,著絲粒分裂,紡錘體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